描寫夜晚橋的佳句
您好,想到唐代詩詞幾首,希望能夠幫到您。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還京贈別》 唐 盧照鄰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雲朝。萬裏同為客,三秋契不雕。
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壹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舟中夜坐》 唐 白居易
潭邊霽後多清景,橋下涼來足好風。秋鶴壹雙船壹只,夜深相伴月明中。
《禪林寺》 唐 無可
臺山朝佛隴,勝地絕埃氛。冷色石橋月,素光華頂雲。
遠泉和雪溜,幽磬帶松聞。終斷遊方念,爐香繼此焚。
2.描寫橋的好句子1、獨木橋的材料很特別,但它有很多類形,有的是專門加了工的,還有的是直接把樹的樹幹砍下來,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有的是圓圓的,獨木橋雖說人可以行走過河,但壹次只能乘壹個人,所以也不是很方便。
2、翠湖緊靠柳河之間,有壹座凹形的踏水橋,橋面用78個長4米,寬50公分的石板組成,橋的東面是奔流直下的柳河,西面是從翠湖溢出的孱孱流水。特別是夏天,河水淹沒部分石板,行人走在橋上仿佛走在河中,十分愜意。
3、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妳,座座嶙峋的牌坊托舉著妳,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妳,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妳。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壹縷春風,壹抹陽光。
4、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
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5、夜晚是大橋最美的時候,橋上燈光閃亮,兩岸燈火輝映,五彩繽紛的色彩吧大橋裝點得更耀眼,更奪目。
6、長江大橋在長江的正中央,更加便利,可容下幾百人,幾百輛車子也不成問題。它非常堅固,可使用二、三百年。
它上層通汽車和行人,下層通火車,江上還可通行大輪船、客輪……但做起這座橋來,至少也得花幾年的時間吧!可現在交通不便,容易堵車。有什麽橋能在陸地上過馬路呢?對了,是立交橋!下面就來看看立交橋吧!7、翠湖西面也有兩座用鵝卵石鋪的橋,其中壹個拱橋的兩端有3顆大榕樹,把橋面遮完了,橋面是用石板鋪成的臺階狀,欄桿是用石條和石板砌成,石柱上還雕了12個雲、龍的圖案,橋面和欄桿都做成天然的巖石形狀。
到公園裏遊玩的人,都喜歡在這裏攝影留念。8、遍布水鄉的古橋長途不壹,風格各異,有手板石梁,有拱形環橋,還有踏在橋上後吱吱作響的小大橋,橋洞有單孔和多孔的,根據門道的寬度來設定,橋孔壹般都是成績單數。
9、家鄉的橋,美的不光是橋本身,就連橋下也是壹幅幅迷人的畫卷。大川河的橋底下,被頗具匠心的人們種滿了花草,從橋上走過,壹年四季都有怡人的美景。
春天的嫩草剛給河床鋪了壹張柔滑的綠地毯,夏天的花兒就迫不及待將它裝點成五彩。秋天,河床裏的蘆花汀草茫茫壹片,給妳以走進大草原的錯覺,在這樣的前上走過,連心也為之開闊。
而壹座座汾河橋的兩岸,循堤岸建起了秀麗多姿,風采迷人的汾河公園。或紅或綠的灌木被修建成美麗的造型;椰樹般的路燈搖曳著南國的風情;花磚拼砌的小路延伸出壹個個甜美的憧憬,整個的汾河兩岸,就是壹個風情絕佳的長廊。
10、故鄉的小橋是有青石砌成的,橋面是十分平整光滑,橋的兩旁是撫摸光滑了的小石柱護體,小橋離水面很低,似乎壹伸手就可觸摸水面,其實還遠得很,河底歷歷可數的卵石,小蝦在石間嬉戲、魚兒在石上休憩和卵石旁長著綠油油的絲草在水波中蕩漾,與倒影在水中的柳影相互輝映。11、興隆橋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表介匯金旺裏自然村,現保存完好,單孔石梁橋,東西朝向,全長9米,高3。
47米,寬2。4米,孔跨4米,拱矢高3米,金鋼墻用花崗巖條石縫平砌。
長系石鐫有楹聯,已模糊。12、我們沿著臺階拾級而上踏上了步月橋,首先感受到的是那如同仙鏡般的感覺。
步月橋的兩側橫掛著許多五顏六色的燈管,有的紅如火,有的黃如金,有的綠如草,有的白如雪,有的藍如海它們還學會了變臉術呢,壹會黃變藍,壹會兒藍變綠,壹會兒綠變紅,壹會兒紅變白這些色彩變幻著變幻著,把步月橋裝點得花枝招展,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如同進入了壹個神神奇的童話世界。()13、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麽?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壹群嘻嘻哈哈的小孩、壹夥年少天真的夥伴、壹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
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艷陽下的古橋。14、長江大橋對於石拱橋來說,肯定又要高壹個層次,長江大橋長,還很雄偉,並且上面能通汽車和人,下層能通火車,江面上還能通大輪船,相對於石拱橋來說,那真是方便多了,這可真是“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啊!15、啊,步月橋,妳是南靖壹道最亮麗的風景線,更是南靖人民的驕傲!我希望人們好好愛護它,讓它的美麗永遠駐留在南靖人民的眼裏。
16、在江南沒有哪座城市的古橋能像湖州這樣千姿百態、奇巧絕倫,湖州的古橋中,氣勢磅礴的大作。如雙林三橋,湖州的潘公橋,菱湖安瀾橋,南潯通津橋,永豐塘橋,洪濟橋等。
也有輕盈靈巧的小品,如菱湖五聖橋,雙林金鎖橋,履泰橋等。更值得壹提的是幾座匠心獨運,個性鮮明的古橋,堪稱古橋絕品:先說潮音橋。
17、遠遠望去,兩座塔架高高聳立在南北兩岸,120根從塔架伸向橋面的巨大斜拉索,組成了四張巨傘似的形狀。那高聳的橋塔,強勁的拉索,與舒展的主橋面相連著,如同是兩個巨人伸出那無數的手臂把橋從水中拉起。
眼前的葑溪大橋像壹條巨龍,橫臥在運河上,又像天上壹道絢麗的彩虹,把運河兩岸連接起來。18、潮音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是壹座三孔石拱橋,石橋當中更有大工業橋,橋。
3.描寫橋的佳句,急水是思鄉之橋,美麗的昭君出嫁時,陪嫁的除了金銀珠寶外,最不可缺的就是那香溪溪水,是那條長溪給了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與堅毅。幾次伴著月夜環佩空歸,對著遠方暗自落淚,遠嫁的姑姑再也不能隨侍女壹起到溪邊浣紗,梳洗那如雲的長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外沒有親似骨肉的香溪和親如夥伴的侍女,她對著那瓶溪水暗自神傷,在溪水架成的思鄉之橋上失神、落淚。
水是友情之橋,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舊如故嗎?李白與汪倫的友情隨之沈積至今,忘不了那仍依惜別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壹份僅存心底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默契,還有什麽不快嗎?舉杯與朋友暢飲,對影成三人獨酌,讓人神傷,遠在天涯斷腸人的自飲讓人心碎,這友情之橋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有人為妳祝福、祈禱,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積越深,壹葉素箋為妳寄去相思,壹封飛鴻讓我們永記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水是愛情之橋,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寶玉那幾滴瓊漿化成他們今世的姻緣之橋,演繹壹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正是這座橋造就了情侶情緣,讓他們如水繞山、山護水般纏綿,藐視著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國的迷夢,到地獄裏尋找自己的真家,他們不愛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銀山,東面的銅山,卻偏愛北面的那座孤冷的北山,情願用壹生卻廝守它的清冷與孤寂。
佇立在這條我們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橋上,感覺它好像壹部長長的、牽動心弦的史書,讓我思索至深,感悟至深……
4.描寫夜晚古鎮流水古橋的詩句《天凈沙·秋思》 元代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約1250-約1321至1324間),壹說字千裏,號東籬,(壹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被後人譽為“馬神仙”,漢族,元代著名戲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現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之壹)(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首之壹)(8年級下上教版語文書第十六課)。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5.形容夜晚長江大橋的句子在武漢長江大橋夜晚的武漢長江大橋特別漂亮,映像很深刻。
名氣超大的壹座橋,很宏偉的壹座大橋,果然名不虛傳,氣勢宏大氣派,鋼筋有利的跨越在江面上。橫臥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中國第壹座橫跨長江的橋梁。
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 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後,蘇聯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後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毛澤東於1956所作的詩詞《水調歌頭·遊泳》中,“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壹句,正是描寫武漢長江大橋對溝通中國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8墩9孔。
每孔跨度為128米,為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望大江東去,整個武漢三鎮連成壹體盡收眼底,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寫橋的好句好段故鄉河上橋
壹座橫跨我記憶河流的橋。
多少年來,我常常佇立橋頭,癡癡俯看滾滾河水,呆呆仰望巍巍的山峰。草屋,田野,沙灘,水渠,岸柳,還有那朝霞中的鳴雞,暮靄裏的吠犬,乘著山風翻飛的鷹隼,踏著炊煙歸欄的羊群。繪成橋邊獨有的壹幅素描,掛在心屏上,也用以裝飾我曠的腦際。
是普通的河,穿過小村與山蜂間的空地,切斷了村莊跟山蜂的聯系,彼此變得孤獨落寞。
橋也是常見的橋,橋木是父輩們從南山頂砍下來的柞或柳,兩根壹對,大的壹頭擔在河的中間石垛上,小的壹頭落在彼此對面的岸邊。壹般的橋有四根木頭就足夠了。小橋簡約,樸拙,亦如媽媽縫在我對襟小掛上的紐袢。
小橋就這麽地縫合了小村與山峰的翹盼。
路從村前的草灘神向南山,河道掐斷了小路的進取心,對著河水嘆息著。而小橋勇敢地趴在河水上,用自己的身軀,接通了斷裏路的神經和脈管。以他不變的姿勢,擔當起聯接職責,無怨無悔的迎來送往。橋,三位壹體。從山頂上看,橋,是山伸向小村的兩條腿;從村裏看,橋,是小村擁抱山峰的雙臂。
而擁抱山蜂,就是擁抱豐衣足食日子。故鄉的南山,東起二層砬子、老嶽府,西致墳溝、楊家坎,總面積有五千多畝。山上林木蔥郁,奇花異草、山貨野果、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山坡上和山根兒,還有上千畝的肥田沃土。如果說南山是聚寶盆,那麽小橋,就是鄉親們的發財路了。
韃子香花謝了,卷蓮花開了。山裏的第壹批草藥成熟了。貝母、地龍骨、龍膽草、細辛,花枝招展等待采收。供銷社收購站貼出收購通知後人們便陸陸續續地進山了。我們這幫孩子也夾在大人中間,扛把小鐝頭從橋上跑過去,爬上布滿藥香的山坡,獵取自然的收成。
傍晚,橋南橋北的人們,捆的捆、紮的紮,整理他們的戰果。孩子們則尥蹶撒歡兒地跑回家領取大人們的獎賞。我使用的第壹支自來水筆就是用三斤細辛換來的,那銀亮的筆帽淡青色地筆管 ,至今還清楚的記得。
小橋還是時鐘的指針,準確地記錄著時序更替。橋的這頭是春,那壹頭就是秋了。剛剛挑過種子的扁擔,悠忽間變成了扛莊稼的背扡子;裝過肥料的土籃,隨即盛滿了蘿蔔、白菜。在橋上魚貫而歸的還有金黃的谷穗、玲瓏的豆莢、沈甸甸的紅高粱。它們壓彎小橋的腰肢。
小橋,托舉起豐收的喜悅。
小橋也有它的閑情逸致。蒙蒙細雨中,約上幾位釣友線淩碧波鉤垂希望,揮灑悠然自得。深秋時節,橋上橋下的河面上,總有人挖上幾眼魚窖,間或撿起壹排魚晾子,勤勞的村民們和小橋壹起撈取屬於他們的河鮮魚趣。
7.摘錄關於寫橋的好句,好段詞
咆哮 狂奔 驚醒 驚慌 獰笑 逼近 清瘦 放肆 揪出 痛苦 攙扶 祭奠
勢不可擋 妳擁我擠 跌跌撞撞
句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段
只見南浦大橋像壹條巨龍橫臥在浦江之上,四座橋塔高聳入雲……汽車上了引橋,隨著它的巨大橋身盤旋而上,望著巍峨壯麗的南浦大橋,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著名的橋梁學家茅以升卻仔細地考慮過這個問題。他說“橋不過是壹條板凳,兩條腿架著壹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壹條小河,或是壹個小谷,就形成壹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