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是什麽意思
雲原生是基於分布部署和統壹運管的分布式雲,以容器、微服務、DevOps等技術為基礎建立的壹套雲技術產品體系。
雲原生的前世今生
雲原生這個詞匯由來已久,雲原生開始大規模出現在受眾視線中,與Pivotal(已被VMvare收購)提出的雲原生應用的理念有著莫大的關系。我們現在談到雲原生,不僅僅是指壹些具體的技術,更多指的是壹套方法論和技術體系的集合,是壹種文化。
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於2013年首次提出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並在2015年《遷移到雲原生應用架構》壹書中定義了符合雲原生架構的幾個特征。到了2017年,Pivotal又在其官網上將雲原生的定義概況為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容器這四大特征,這也成了很多人對Cloud Native的基礎印象。
2015年,Linux基金會發起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基金會的成立標誌著雲原生正式進入高速發展軌道,Google、Cisco、Docker各大廠紛紛加入,逐步構建出圍繞Cloud Native的具體工具,而雲原生的概念也逐漸變得更具體化。
雲原生不僅僅是壹套技術體系,究其本質,凡是能夠提高雲上資源利用率和應用交付效率的行為或方式都是雲原生的,是壹套符合雲計算發展趨勢的應用設計理念的方法論。
Kubernetes開啟了雲原生的序幕,服務網格Istio的出現,引領了後Kubernetes時代的微服務,serverless的興起,使得雲原生從基礎設施層不斷向應用架構層挺進,我們正處於壹個雲原生的新時代。
未來,雲原生將和算力網絡緊密結合,應用不需要了解所需算力的大小、所在資源池、所需網絡帶寬等,僅需關註業務需求,資源、調度地點、網絡需求等自動實現成本最優化,實現算力和網絡的融合智能編排,最終達到算網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