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版大艦巨炮!德國千噸超級戰車
陸地版大艦巨炮!德國千噸超級戰車
正如海軍曾經追求大艦大炮壹樣,在裝甲戰車的研制中,壹批前衛的設計師也設計出了壹些超出常規尺寸的陸戰車輛。由於其龐大的體型和強大的火力配置,就像將海上的軍艦移到陸地上安裝履帶壹樣。因此,很多人認為這些車輛不能再用坦克等概念來歸類,而應該稱為“陸地巡洋艦”》。
事實上,“陸地巡洋艦”的概念早在坦克發明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德國工程師弗裏德裏希戈布爾於1913年首次提出這壹概念,預言在地面戰中將會出現威力大、機動性強的坦克. 以及帶有裝甲保護的巨大武器對於推崇“陸地巡洋艦”設計者的人來說,英國人在壹戰中發明的坦克只是這種終極武器的“嬰兒期”。
在第三帝國短暫的歷史中,才華橫溢的德國設計師為世界留下了無數性能優越、造型各異的裝甲戰車模型。也正是這些德國人,他,在保持嚴謹和務實的同時,展現出常人無法理解的瘋狂,設計出了人類歷史上最轟動的超級坦克。
具體的數據簡直就是在挑戰人類的感官極限。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龐然大物並不完全是夢幻般的夢想,其中壹些確實具備成為現實的基本條件。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必以過分苛求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堪稱“變態”的巨獸。我們不必去深究它們能不能造出來,造出來後在實戰中有多強,而是為了觀賞或者好奇的角度去了解壹下德國人的“可愛”想象力。
P1000“拉特”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克虜伯對蘇聯重型坦克的研究報告。當時,德軍在“巴巴羅薩行動”中遭遇了蘇軍T-35、KV-2等巨型坦克。震驚的德國人不得不反思自己重型坦克研發的滯後。在考察了蘇聯坦克的性能後,克虜伯立即提出了研制百噸重型坦克的報告,直接導致了微型化版的“巨鼠”和具有和它有壹定的關系。 超重型坦克的誕生。
與此同時,壹向對各種機械和武器著迷的希特勒,也看得更遠了。他覺得100噸的坦克不足以稱霸未來的戰場。研究人員應該著手設計更“強”的“陸霸”坦克我們可以把這個概念看作是千噸級坦克“巨鼠”的最初原型。但是,將“巨鼠”視為“老鼠”坦克的後續發展型號是不正確的,模型系統。
1941 年的研究導致格羅特提出了他的提議,格羅特是軍備部潛艇武器工程主管。1942年6月,格羅特提出設計1000噸坦克。
這輛坦克的重量達到了海軍艦艇的標準,武器系統也堪比海軍艦艇。他稱它為“陸地巡洋艦”。希特勒立即與克虜伯公司的專家討論制造這種超重型坦克的可行性。雖然這個計劃很符合Ferdinand Porsche博士的胃口,但他對此並不是特別熱衷。
千噸級坦克研發難度太大,任務太艱巨。然而,到1942年12月29日,初步設計圖繪制出來了。這就是名為“巨鼠”的超重型坦克。
世界上從未有過像“巨鼠”這樣體型龐大的陸上裝甲車。它的長度達到了35米,高度和教堂差不多,寬度也驚人。德國人並沒有稱它為坦克,而是稱其為“陸地巡洋艦”。的確,與普通坦克相比,人們還是覺得“巨鼠”更接近海軍艦艇。它的乘員數量比四輛普通重型坦克的乘員總和還要多,擁有與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壹樣多的戰列巡洋艦強大的火力,並配備了眾多的防空武器以抵禦戰鬥轟炸機的攻擊。
希特勒看到“陸地巡洋艦”計劃後很快被這個計劃迷住了,他命令克虜伯開始研制“巨鼠”。希特勒的命令很快得到執行,有國外消息人士認為,為“巨鼠”準備的壹座炮塔終於完成,後來這座炮塔被運往挪威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
許多德國固定炮塔在戰爭中幸存下來,其中壹些與為老鼠計劃的炮塔相似,但僅這些炮塔顯然不能證明老鼠曾經真正存在過。 1944年,“格萊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上的壹個主炮塔被拆解運到荷蘭鹿特丹,作為固定炮塔,另外兩個主炮塔被運到挪威,其中特隆霍爾姆的壹個被認為是計劃安裝在“巨型鼠標”上。
“巨鼠”的研制在1943年被德國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徹底廢止。施佩爾有壹種特殊的魅力,讓希特勒放棄了對他的壹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將德國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了急需的武器生產上。
著名的“老鼠”超重型坦克在生產過程中耗費了德國大量的人力物力,產生的實戰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P1000“巨鼠”的數據卻遠超“鼠”。可以預見,如果前者投入生產,將對德軍系統造成災難性的負面影響。龐大的體型決定了每壹艘“巨鼠”的生產,所消耗的生產材料,都相當於生產壹艘海軍艦艇,需要大量的熟練勞動力和數月的生產時間。
“巨鼠”的制造工廠需要達到造船廠的規模,成品的運輸和維修也是極其麻煩的問題。雖然德國人在戰爭末期制造出了很多駭人聽聞的重型裝甲車,但是他並沒有喪心病狂到制造“巨鼠”的地步。如果“巨鼠”生產出來,哪怕只生產壹輛,那麽德國的坦克制造業也會受到重創,軍工廠可能會少生產50-100輛豹IV或黑豹坦克。恐怖戰爭可能因此結束得更早壹些,而戰後美國或蘇聯的某個博物館也會因為壹件巨大的“鎮館之寶”而賣出更多的門票。
如果“巨鼠”制造出來,其體型將是驚人的,就連大名鼎鼎的“老鼠”坦克與它相比也是“小弟”。全長35米,寬14米,高11米。它配備了改進的雙聯裝280 毫米炮塔。
P1000“巨鼠”的主要武器是兩門280mm ?SK ?C/34艦炮,與“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完全相同,只是三聯裝改為雙聯裝。每門SK ?C/34 280毫米炮重48.2噸,全長近15米,最大射程42.5公裏。最大有效直射距離5公裏時穿甲厚度達到450毫米,40度仰角最大射程達到40公裏。該火炮裝備壹種穿甲彈和兩種高爆彈。穿甲彈重約330公斤,高爆彈重約315公斤。但是,“巨鼠”裝備的強力主炮有壹個明顯的弱點——,下不去。因此,附近的敵對目標主要由伴隨其作戰的輔助車輛對付。
老鼠的主要副武器是壹門128 毫米反坦克炮(與Jagdtiger ?或Raus ?坦克使用的槍相同),歷史學家壹直在爭論它的位置,壹些人認為它應該在主炮塔上,而另壹些人則認為它將安裝在Rat ?後部靠近發動機艙蓋的較小的副炮塔中。後置炮塔聽起來合乎邏輯,但車體後部發動機艙蓋占據的大表面積似乎讓這個想法不太現實。
第三種意見是將128mm火炮直接安裝在車體前方。相比其他兩種思路,這種方案至少可以對付那些距離比較近的敵人,所以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被采納的。計劃。此外,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巨鼠”僅僅裝備壹門128毫米反坦克炮是不夠的。它應該裝備四門火炮,分為兩個雙聯裝炮塔,安裝在車體後部。有人認為“巨鼠”應該使用性能優越的88毫米火炮作為主要輔助武器。這樣做的好處之壹就是“虎”坦克的炮塔可以直接上移。
輔助武器會從頭到尾布滿老鼠的全身,包括數門20毫米高射炮(其中壹些會排列成四聯裝),以及無數的15毫米重機槍。巨大的炮塔頂部將安裝壹門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車體後部的車頂裝甲上將安裝大量20毫米火炮。還有壹些20毫米火炮和重機槍很可能安裝在車體上的球形炮架中。如果不考慮嗆人的濃煙,車體後部可以坐滿壹排裝甲榴彈炮。
P1000“巨鼠”的動力系統有兩種選擇。第壹種選擇是使用兩臺MAN ?24缸V12Z32/44柴油發動機(該發動機與德國潛艇使用的型號相似,單臺最大輸出功率8500馬力),可產生17000馬力的強大動力,賦予“巨型老鼠”最高時速44公裏。
第二種選擇是使用8臺戴姆勒-奔馳(Daimler-Benz)20缸MB 501柴油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德國海軍使用的型號高速魚雷艇,單臺最大輸出功率2000馬力),***提供16000馬力。實踐證明,MB 501發動機可靠性高,生產成本低,易於大批量裝備。因此而第二種加裝8MB 501發動機的方案,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在“巨鼠”原型車上采用的方案。
“巨鼠”有壹個很特別的特點,就是坦克的每壹側不再是單獨的履帶,而是由三條履帶組成的履帶系統,每條履帶寬1.2米。為了承受巨大的重量,軌道總寬度達到了驚人的7.2米。雖然無法避免破壞沿途經過的道路和橋梁,但此舉會讓“巨鼠”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比普通坦克更低的單位壓力。此外,“巨鼠”本身的高度和底盤離地接近2米的距離,將讓它能夠克服大部分河流和地形障礙。
“巨鼠”有壹個很特別的特點,就是坦克的每壹側不再是單獨的履帶,而是由三條履帶組成的履帶系統,每條履帶寬1.2米。為了承受巨大的重量,軌道總寬度達到了驚人的7.2米。雖然無法避免破壞沿途經過的道路和橋梁,但此舉會讓“巨鼠”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比普通坦克更低的單位壓力。此外,“巨鼠”本身的高度和底盤離地接近2米的距離,將讓它能夠克服大部分河流和地形障礙。
《巨鼠》在設計上還是有壹些值得玩味的地方。例如,它的六條寬軌道有壹個非常大的地面面積。
如果按照1000噸標準計算,單位壓力遠低於普通罐體。我們可以假設,如果德國人真的按照1000噸的計劃重量來設計“巨鼠”,就像勞斯坦克的設計指標是100噸壹樣,這個數字就太不現實了,過於樂觀了。壹旦油箱超重,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車輛的速度、續航裏程、發動機壽命、傳動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導致性能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看出,德國人明顯留了壹手,他老鼠坦克的制造工藝他們都借鑒了。 —— 制造超重型坦克必須預留大量重量裝載空間。
《巨鼠》在設計上還是有壹些值得玩味的地方。例如,它的六條寬軌道有壹個非常大的地面面積。
如果按照1000噸標準計算,單位壓力遠低於普通罐體。我們可以假設,如果德國人真的按照1000噸的計劃重量來設計“巨鼠”,就像勞斯坦克的設計指標是100噸壹樣,這個數字就太不現實了,過於樂觀了。壹旦油箱超重,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車輛的速度、續航裏程、發動機壽命、傳動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導致性能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看出,德國人明顯留了壹手,他老鼠坦克的制造工藝他們都借鑒了。 —— 制造超重型坦克必須預留大量重量裝載空間。
它的整個車體是壹個巨大的裝甲箱結構,假設主裝甲厚度為200mm(這已經遠低於當時德國戰列艦的主裝甲防護標準),即使車體的上下裝甲不考慮的話,整車的車身重量也將達到730噸左右。其炮塔的正面裝甲至少要達到250毫米,再加上兩門總重量近百噸的主炮,整個炮塔的重量約為480噸,這還不包括火炮固定裝置、旋轉裝置和裝彈裝置設備。坦克攜帶的炮彈不是“省油的燈”。
三枚炮彈重近壹噸。再加上履帶、懸掛系統、發動機、高射炮等,由此可見,如果制造出“巨鼠”,其總重量很可能接近2000噸。
優點和缺點
由於“巨鼠”只是紙上談兵,只能算是壹種不切實際的載具。如果真的用在戰場上,會遇到太多的問題,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體積過大造成的。
“巨鼠”龐大的體型決定了它完全不適合在城市中作戰。它的重量足以碾碎所有過往的道路,就像鐵犁犁沙壹樣輕而易舉,德國沒有壹座橋能承受它的通過,只能在田野和鄉間行駛。另外,如果沒有橋作為過河方式,流量大、水位深的河流會擋住去路,隨行部隊尋找過河地點也會浪費時間和生命。
“巨鼠”上的炮手將發現,射擊中近距離的目標會極其困難,哪怕在車身上安裝128毫米副炮也好不了多少。而要將“巨鼠”隱蔽起來躲避空襲則需要壹個龐大的飛艇機庫,或者將它偽裝成壹棟外觀奇特的樓房。這種偽裝雖然聽起來好笑但也未嘗不可,只是壹旦被敵方發現就別想再躲起來,它將會遭到敵方空軍的持續騷擾和攻擊。即使“巨鼠”上的20毫米高炮能將低空敵機驅離,但由於它的體積太過龐大,敵人依舊可以用高空轟炸來對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