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的壹些玩的地方都要不要門票,在線
蘄州自古就有“麟閣江山”、“鳳山曉鐘”、“太清夜月”、“龍磯夕照”、“城北荷池”、“東湖春水”、“鴻洲煙雨”、“龜鶴梅花”、“雨湖漁舫”、“北關雪映”等“蘄陽十星”的傳說,境內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李時珍紀念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墓,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詹大悲墓、蘄州城北門、金陵書院、顧景星墓、蘄州革命烈士陵園和麒麟山、鳳凰山、玄妙觀、昭化寺、博士街等旅遊景點30余處。
蘄州古城
築於南宋,全為石砌,依鳳凰、麒麟二山而起,臨長江而池,壯麗別致,規模龐大。據嘉靖《蘄州誌》載,“城周九裏三十三步,高壹丈八尺,東南北闊壹十七丈八尺,兩側天塹彌漫,不可以丈尺計。有城門六,城垛二千壹百六十五個,城上吊樓九百九十間”。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收藏有李時珍故裏蘄州明代古城屏風。現有城
李時珍陵園
墻得到了較好的修繕和維護,並建有“醫聖閣”等仿古建築。蘄州城是鄂東最大的城池,現僅存北門及北門兩頭城墻162米。蘄州北門始建於南宋,風格為明代,保存完好。2002年11月7日被公布為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李時珍陵園
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占地80畝,由李時珍墓地、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李時珍墓地坐落在蟹子地,與李時珍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古時即列入“蘄陽八景”,李時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時珍紀念館由鄧小平同誌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築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工程獲“魯班獎”,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鄧穎超、方毅等同誌的題詞。李時珍醫史文獻館由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題寫館名。
主要景點有李時珍墓園、玄妙觀和李時珍紀念館。
雨湖
歷為遊覽勝地,水面二千多廟,無汙染,春多桃李、夏盛芙蓉,歷史上曾有“有雨湖、不下西湖”之贊譽。湖邊有名人教授館、藥都賓館。雨湖盛產武昌魚、鯽魚等。
龍泉花海
龍泉花海位於湖北蘄春縣蘄州鎮南側的龍泉庵村,是李時珍主題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配套工程,整個花海規劃面積2萬畝。截至2004年4月,已墾復荒山、坡崗地6000畝,種植桂花、櫻花、紅楓、紫薇、紅梅、紅葉石楠、垂絲海棠園達5000多畝。2015年1月,經湖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評為3A級旅遊景區。
龍泉花海
金陵書院
金陵書院位於蘄州鎮,是黃岡僅存的古書院遺址之壹。為清代旅蘄南京人集資興建。現存建築興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由“金陵書院”、“聚德堂”、“保嬰堂”三部分組成。院內有“鐘山遺秀”、“重修碑記”等碑刻5塊,大門首“金陵書院”幾個遒勁大字仍歷歷在目,現改為道觀。
四祖正覺禪寺
位於蘄州鳳凰山麓,又名“鳳山寺”,禪宗四祖道信於隋唐時創建。明洪武年間重建,正殿之外有轉輪藏閣、千仞亭、望江亭等建築,規模較為宏大,為“十方叢林之壹”。清鹹豐三年(1853年)毀於戰火,同治與光緒年間又重修,為蘄春佛教中心。
昭化寺
位於蘄州城北缺齒山南麓。明憲宗成化初,僧悟空在此結草為庵;1471年,在蘄州建王府的荊王捐金,僧智明主持,就庵建寺,壹進四重,規模宏大。整個建築占地五十余畝,內供佛像百余座,殿內石雕香案和石柱石梁上雕刻的龍、鳳、花、鳥。
博士街
蘄州博士街由明清時期的瓦屑壩、熊化嶺、全勝坊、橫街等地的名人賢士、商賈百姓聚居於此逐漸形成街市,從東至西,全長數百米。1949年後稱為東長街,2003年,蘄春縣地名委員會將東長街更名為博士街。博士街歷來有崇學重教的傳統,古有崇正書院、義學、私塾、各姓族學,歷代走出了李時珍、馮天馭、顧問、顧闕、李樹初、顧景星、李際春、李盛春、李本晟、汪蘅、王開泰、王開寅、王中烈、黃恒學、劉文星、王健民、王大昌、黃磊等名人、博士、專家、教授達數百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