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日照黑陶文化,探尋沈默的古老工藝
陶是中國造型藝術的源頭,而有著近5000年歷史的日照黑陶更是華夏文明中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黝黑的色澤淳厚如漆,光潔的表皮明亮如鏡,輕盈的質地纖薄如紙,悠揚的音色沈穩如磐。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壹起走進這黑陶的世界吧,領略日照黑陶文化。
日照黑陶的過去與將來
美麗的龍文山孕育出了日照黑陶,其文化發展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史學家也將其稱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日照黑陶的特點可以總結為三個字“黑、光、亮”,淳厚的黑色使得其質感更加突出,陶胎的厚薄處理得十分到位且均勻,胎質堅硬卻又不失溫潤,器形多樣且雕刻精致。
從產生至今,日照黑陶工藝及文化得到了不斷的繼承與發展,它反映了我國古代制陶技術的純熟與卓越,也充分反映了我國制陶工藝的發展歷程。在發展的時期,很長壹段時間裏人們漸漸遺忘了像日照黑陶壹類的古老工藝,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手工匠人的回歸與努力,日照黑陶已經漸漸得以發揚光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日照黑陶文化的未來壹片光明。
日照黑陶代表作
1936年,高柄鏤空蛋殼陶杯出土於日照兩城文化遺址,其發現者是梁啟超先生的兒子梁思永。這個高柄鏤空蛋殼陶杯通體無釉卻烏黑光亮,陶胎質地輕盈,杯身最薄處僅0.2mm,全杯重量僅22g,其高挑而精致的鏤空杯柄讓每個人嘆為觀止。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還特地提出想要看看這只陶杯,可見其十分珍貴而罕見。
日照黑陶制作工藝
1.黏土
在地下沈睡了千百年的黏土要經過搗碎過篩、清水浸泡、過濾、沈掉、發酵和揉壓等多道工序處理後才能用來制作日照黑陶。這些復雜但必須的工序極大地提升黏土的細膩程度。
2.拉坯
日照黑陶的拉坯過程與普通陶器制作工序相同,但在拉坯完成後必須晾曬壹天才能進行雕刻。這樣可以保證陶胎質地的堅硬,便於進行鏤空的加工。
3.幹燥
完全成型後的幹燥過程使用套袋陰幹的方式,有效防止風吹使陶體幹裂。
4.打磨
入窯燒制前匠人會使用海綿、地毯、鵝卵石等工具進行精細的打磨工作,這樣能夠確保成品的表面光滑而溫潤。
5.燒制
燒制是制陶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步驟。日照黑陶燒制時要先用小火燒制4~5小時,然後再用中火燒制5~6小時,最後根據窯內溫度調節高溫燒制到最頂層陶胚也完全變紅為止。壹般在18小時後才開始落火,而落火3小時左右要用松針碳化的方式進行悶窯。松針表面的油性物質能夠有效幫助提升黑陶亮度與黑度,悶窯結束後再封窯3~4天,成品的日照黑陶就能出窯了~
中國黑陶城
日照黑陶是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之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日照因此有“中國黑陶城”之美譽。日照歷史悠久,陶文化源遠流長。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質陶和烏黑光亮的細泥質陶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為主,有的飾弦紋、劃紋和縷孔,各類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細、美觀,特別是蛋殼黑陶高柄鏤孔杯,無釉而烏黑發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制作工藝之精,堪稱蓋世壹絕,系珍貴文物,現保存在國家博物館。
日照的黑陶是中國的傳統陶藝,這種陶器通體漆黑,閃閃發亮,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帶有原始氣息古拙的美,正是這種樸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們追求返璞歸真的時尚,而成為人們欣賞和收藏的精美藝術品.
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有著千百種奇妙的文化和工藝等著我們去挖掘和探索,日照黑陶僅僅是其中的壹小部分。希望小編簡單的介紹能夠開啟妳走向華夏文明的大門,讓我們壹起觸摸和感悟更多傳統工藝文化的呼吸。以上就是有關日照黑陶文化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