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經濟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的風險_總部經濟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分析
(二)我國總部經濟的現狀
近年來,跨國公司總部加速進入我國,跨國公司紛紛調整中國在其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加大在華投資規模,延伸在華產業鏈條。截至2011年12月,單是上海就有34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37家跨國公司投資性公司、332家跨國公司研發中心。我國本土企業總部正在向中心城市集聚,總部經濟呈現加速形成的態勢。由於總部拉動城市經濟的效應愈發凸顯,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把總部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總部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總部經濟對城市發展的正面影響分析
(壹)總部經濟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
1.提高稅收貢獻,擴大地區消費
總部對於中心城市的稅收貢獻包括兩個方面:企業的稅收貢獻和企業總部員工的個人稅收貢獻。如上海浦東新區的總部經濟規模帶來了可觀的稅收,浦東新區12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009年稅收總額64.36億元,是2008年的2.75倍。其次,總部經濟發展的同時將帶動整個地區金融、保險、咨詢、通信、娛樂等行業的繁榮,而這些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將為地區經濟帶來直接的稅收貢獻,優化了地區稅收結構和稅源結構。
2.提升中心城市的聚集力與輻射力,強化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帶動功能,形成區域之間的合理分工
總部集中的區域壹般具有市場輻射力比較強、國際化程度高、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的區域優勢;資本信息要素在價值鏈分工當中占據高端定位,能夠獲取更高的利潤回報;能夠提升本區域的產業水平,擴大本區域的經濟總量。發展總部經濟是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深化區域間、城市間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總體上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區域之間的差距仍然較大,特別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距尤為明顯。
3.總部經濟能夠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推動城市產業結構升級
壹方面,發展總部經濟需要現代服務業的支持,發達的現代服務業是總部經濟賴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能夠增強對企業總部的吸引力。另壹方面,企業總部的聚集發展能夠產生大量的高端服務需求,促進各類現代服務服務業特別是知識型現代服務業的快速成長與發展,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4.提升對人才的聚集力,拉動城市的就業
總部是企業運營的中樞,需要雇用高素質的人才,總部經濟發展會充分利用所在區域的智力人才資源,帶來大量高智力就業崗位。同時,通過產業乘數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勞動就業,包括知識型服務和壹般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據了解,500強企業在北京吸納12萬余人就業,占全部在京外商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近20%。人員本地化是500強在京投資企業的另壹個新趨勢。
5.提高地區的城市綜合競爭力,產生連鎖投資效應
綜觀世界總部集聚的城市,紐約、倫敦等,都是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集聚於此的公司總部憑借當地優良的區位條件,占據國際經濟活動的要沖,爭得市場競爭上的主動權,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和使用資源。這些總部型城市具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開放公正的商務活動環境,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務,高效廉潔的行政管理;這些有利條件和因素不僅為吸引企業總部增添了砝碼,也為整個城市在國際經濟大舞臺上參與競爭塑造了形象。
6.總部經濟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快區域經濟融入國際化的進程
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設立地區總部,使得國際市場形成了跨國公司寡頭主導型的市場競爭結構。由於國際市場為企業充分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可能,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多層次的貿易壁壘,這就使僅靠對外貿易很難開拓國際市場。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 發達國家紛紛實行就地銷售,從而使對外直接投資取代了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對外貿易,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力。
(二)總部經濟對城市人文發展的正面影響
跨國跨地區企業集團總部的入駐帶來的原住地(國)的企業文化、企業理念、管理方式,乃至於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有助於促進人員、商品、文化、技術等的交流、傳播與交融,形成適合跨國企業總部入駐的多元文化環境,進壹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國際化形象。總部經濟是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推動區域文化交流的平臺。
大量國內外研發機構特別是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的聚集發展,能夠充分釋放中心城市的科技、研發資源,進壹步促進高級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不斷擴大中心城市的研發規模和創新能力。另壹方面,總部經濟能夠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資源輻射力,將豐富的科技、信息等資源通過技術轉讓、信息傳播、資本輸出的方式向周邊中小城市和地區的制造基地輻射,有助於中小城市和地區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總部經濟對城市生態的正面影響
我國城市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和過度追求經濟效益使城市環境持續惡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城市面臨的非常突出的問題。與城市短缺資源相對應,城市所擁有的優勢資源是發達的信息、各類高端人才、豐富的科研機構、健全的金融服務體系、咨詢中介服務體系等,企業總部來到大城市所需要的正是這些優勢資源。
發展總部經濟有利於通過引進高素質的企業以及將制造型企業轉移到基礎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地區,減少制造業對於本地區生態資源的破壞,提升地區經濟素質。總部的進入有利於引進先進的發展理念和技術手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地區發展觀念的轉變。企業總部集群內部的學習效應和示範效應有利於傳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經驗,帶動本地企業技術水平的進步,從根本上解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三、總部經濟對城市發展負面影響分析
(壹)可能會阻礙生產基地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進壹步加劇區域經濟結構、層次的不平衡
總部經濟把價值鏈低端環節布局在周邊地區,尤其是當發達地區控制了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等環節,擁有了定價權後,生產基地在產業分工體系中僅能發揮加工車間的作用,很難培育其競爭優勢,可能淪為加工車間。這樣會進壹步加劇區域經濟結構、層次的不平衡。由於總部經濟使得產業價值鏈高端環節向中心城市集聚,價值鏈低端的生產、制造、加工遷往或滯留在“周邊地區”。
(二)造成壹些新興地區競爭壓力更大
新興地區本身經濟起步晚、底子薄、基礎設施較落後,是整體經濟實力處於中下水平的地區。而總部經濟是壹種比較經濟,企業總部在決定企業內部投資行為時,有壹個比較選擇的過程,哪個地方資源環境優越、生產要素配置成本低,企業就會落戶在哪裏。同時,企業總部是在比較各地投資成本和環境後決定投資行為的,環境優越地區對總部企業的吸引力就強,該地區招商引資的項目就多,經濟發展就快。反之,投資項目就少,發展就慢。
(三)使欠發達地區的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總部經濟就是利用欠發達地區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欠發達地區布局的是資源型產業,往往耗水耗能、排汙量大,運輸量大。總部經濟對生態環境的確具有壹定的正面作用,但同時要註意到,由於受到技術、人才、產業層次以及發展觀念的限制和短期經濟利益的刺激,制造基地不可避免地存在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低效利用,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