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代步首選 試駕東風日產e-POWER軒逸
東風日產軒逸算是日產的當家車型了,銷量常年位於緊湊型車陣營前列,但是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面對豐田、本田的混動技術,軒逸單純的燃油動力已經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於是日產推出了e-POWER車型。這款車型上市受到了極大關註,同時也有很多爭議,口碑分成了兩派,壹派認為這款車型的油耗很低,駕駛感受平順、流暢,而且性價比很高。另壹派則認為這款車型不光油耗不低,而且各方面的素質也遠不如同級別的競爭對手,不值得購買。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我們就試駕壹下這款e-POWER軒逸,看看到底怎麽樣。
?外觀:整體風格不變 細節彰顯身份
e-POWER軒逸外觀整體上沿用了燃油版軒逸的設計,但是在細節處還是有所區別,例如軒逸e-POWE是中國市場第壹款使用日產新LOGO的車型,采用了亞光灰和高光描邊的設計,提升了視覺效果,使整個車頭部分顯得更為高級。
車身側面和燃油版軒逸基本保持壹致,整個車身顯得十分流暢。車尾整體設計沒有變化,但是加入了很多專屬標識,其中包括300N·m扭矩標牌、e-POWER尾標、e-POWER專屬雙色車身等等,彰顯出e-POWER軒逸獨特的身份。
細節方面,e-POWER軒逸前臉采用V-motion設計,並且搭配了e-POWER專屬格柵,霧燈區域也采用了更為立體的切割造型,整個車頭顯得非常精致大氣。造型纖細的前大燈非常犀利,出入門版車型外,其余車型均配備了LED光源,燈光配置與燃油版完全相同。此次試駕的e-POWER軒逸配備17英寸雙五輻輪輞,設計動感,四條鄧祿普輪胎主打節能和經濟性,與e-POWER軒逸位相符。
內飾:嘗試新風格
e-POWER軒逸內飾設計也延續了燃油版的整體設計,空間布局明朗,內飾用材相對高檔。最值得註意的是,中控屏下方布置了壹排常用功能觸摸按鍵,諸如全景影像、導航、多媒體功能可以壹鍵進入,相當便捷。同時,觸摸屏的界面布局和邏輯非常清晰,操作便捷程度很高。除此之外,e-POWER軒逸車內還配備了12.3英寸觸控屏,提升了科技感和高級感。不過高配車型仍然沒有配備液晶儀表,略顯遺憾,希望後期能有所改進。
中控臺配備12,.3英寸懸浮式屏幕,搭載Nissan Connect超智聯CCS2.0+系統,語音交互體驗更為出色。此外,車載系統還支持車聯網,內置了GPS導航、導航路況顯示以及OTA在線升級。若能加入手機互聯,用戶在日常中使用會更方便。
本次試駕的e-POWER軒逸頂配車型,配備了自動空調,左右兩側各有壹個旋鈕,負責控制空調溫度,左側旋鈕內部分為兩個按鍵,分別負責空調開關和自動恒溫功能,右側旋鈕內部兩個按鍵負責A/C壓縮機開啟和雙區空調同步功能。兩個旋鈕阻尼感很好,回饋手感也很清晰。中間物理按鍵負責風量大小、內外循環切換與風向的調節,按鍵尺寸很大,位置設計合理且使用非常順手。空調帶有分區功能,同時後排也提供了出風口。
舒適性配置方面,e-POWER軒逸表現得中規中矩,僅滿足日常基本使用需求,總體表現符合其緊湊型家用轎車的定位。前排車窗支持壹鍵升降,主駕駛席座椅采用8向電動調節,副駕駛席座椅則是4向手動調節。真皮座椅從壹定程度上保證了乘坐舒適性,看起來也比較有檔次。車頂配備可開啟電動天窗,采光面積僅覆蓋到前排。值得註意的是,e-POWER軒逸配備了BOSE音響系統,結合車內出色的靜謐性以及豐富的試聽類APP擴展,提供了更優質的視聽感受。除此之外,e-POWER軒逸還配備了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實用性表現不錯。
?動力:平順有余 爆發不足
動力方面,e-POWER軒逸整套動力系統包含壹臺發動機、壹臺發電機和壹臺驅動電機。發動機是壹臺1.2L自然吸氣發動機,型號為“HR12”,最大功率為53kW。至於驅動電機部分,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00kW,峰值扭矩達到300N·m。傳動系統,與發動機匹配的是電動車專用的電動單速變速箱。
在實際駕駛e-POWER軒逸時,起步階段由於是純電驅動,動力直接迅猛,響應非常靈敏。大油門加速時,動力來得同樣及時、平順,且在日常使用時,初段和中段有很好的持續性。中高速再加速時,加速力有壹定的衰減但並不明顯。而減速時,能量回收所致的拖拽感並不強,介入過程相當平順。這裏順便簡單說明壹下,e-POWER軒逸在起步階段以及中低速巡航狀態下,都是處於純電模式,平順性和靜謐性都表現很好。在進入到高速狀態時,可以感覺到發動機介入後的聲音和震動,但是又不突兀,可以適當的滿足壹點駕駛樂趣。
在轉向和底盤方面,e-POWER軒逸實際上和燃油版軒逸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都采用了電動助力轉向,在任何駕駛模式下,方向盤的轉向力度都不會發生變化,比較輕盈,但是指向性很精準,沒有太多虛位,十分切合這款車的定位。懸架方面,e-POWER軒逸同樣采用前麥弗遜獨立,後扭力梁非獨立的結構,整體調校偏舒適,有著不錯的橫向支持表現,高速變線以及過彎時,並沒有出現太過誇張的側傾,縱向支撐方面,對於壹些細微的震動過濾得不錯,遇到比較大的坑窪和減速帶時,後輪會有明顯的彈跳,多少能體現出非獨立懸架的劣勢。
空間:乘坐空間寬敞
身高185cm的體驗者坐到e-POWER軒逸的主駕駛席,此時調整好坐姿,頭部距離車頂有兩指左右的空間,可以看出前排縱向空間對於身高超過180cm的大個子來說,還是有些局促。儲物空間方面,除了兩個杯架外,e-POWER軒逸前排***有7個儲物槽。車門拉手采用封底設計,可以存放手機等物品。兩側門板底部各有壹個儲物槽,容積不大,僅可放入壹個小瓶的礦泉水。變速箱擋桿右側設計了壹組杯架,由於杯架內沒有配備限位器,因此無法固定水瓶。中央扶手箱容積較淺,只能放置壹些文件或者卡片之類的物品。
前排主駕駛席位置保持不變,體驗者坐到e-POWER軒逸的後排,頭部距離頂棚幾乎沒有空間,膝蓋距離前排座椅靠背有1拳左右空間,對於大個子的乘客來說,還是有些不夠。後排中間地臺隆起不高,即使坐滿三名乘客,中間乘客腳部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儲物空間方面,後排車門拉手同樣采用封底設計,可以放置手機之類的物品,底部儲物槽容積略小。後排杯架位於中央扶手箱內,同樣沒有配備限位器。
在標準狀態下,e-POWER軒逸後備廂容積達到了驚人的546L,對其內部各項數據,我們也進行了實測,數據表明該車的後備廂表現在同級別車型中處於中上遊水平。後備廂布局比較規整,但是沒有設計任何的掛鉤,另外後排座椅靠背還不支持放倒,空間靈活性有待改善。
安全:配置齊全 滿足日常需求
本次試駕的e-POWER<a class="hidden" href="/xuanyi/" title="軒逸" data-keyType="Serial"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質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