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三大益智玩具有哪三個?
三大益智玩具有魔方,華容道和九連環。
1、魔方
魔方,又稱魔術方塊,也叫魯比克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的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魔方總***有約4.3×1019種不同的變化,如果每秒轉三下,4500億年才能遍歷所有情況。
魔方狹義上指三階魔方,三階魔方形狀通常是正方體,由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競速玩法是將魔方打亂,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復原。截至2018年12月,三階魔方還原官方世界紀錄是由中國的杜宇生於蕪湖賽打破的記錄,單次3.47秒。
2、華容道
華容道是中國古代的壹種遊戲,特點是變化無窮。這個遊戲是根據著名的三國故事改編,赤壁戰爭中,曹操被劉備和孫權的“苦肉計”和“鐵索連舟”打敗,被迫逃到華容道,還遇到了諸葛亮的伏擊。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關羽最終幫助曹操逃離了華容道。
遊戲就是按照“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這壹故事情節進行的。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不允許跨越棋子,還要設法用最少的步數把曹操移到出口。曹操逃出華容道的最大障礙是關羽,關羽立馬華容道,壹夫當關,萬夫莫開。關羽與曹操是解開這壹遊戲的關鍵。
3、九連環
九連環主要由九個圓環及框架組成。每壹個圓環上都連有壹個直桿,各直桿在後壹個圓環內穿過,九個直桿的另壹端用板或圓環相對固定住。圓環在框架上可以解下或套上。玩九連環就是要把這九個圓環全部從框架解下或套上。
九連環歷史非常悠久,據說發明於戰國時代。它是人類所發明的最奧妙的玩具之壹。宋朝以後,九連環開始廣為流傳。很多著名文學作品都提到過九連環,《紅樓夢》中就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在國外,數學家卡爾達諾在公元1550年已經提到了九連環。
九連環是中國傳統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結著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趣味性。九連環能既練腦又練手,對於開發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活動手指筋骨大有好處。
擴展資料:
古代其他的益智玩具:
1、七巧板
七巧板也稱“七巧圖”、“智慧板”,是漢族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幾演變而來的,原為文人的壹種室內遊戲,後在民間演變為拼圖板玩具。
2、孔明鎖
孔明鎖是中國傳統的智力玩具,相傳由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兩千多年前的孔明就發明了壹種方法,用壹種咬合的方式把三組木條垂直相交固定,這種咬合在建築上被廣泛應用,在民間人們把孔明的這種發明制成了壹種玩具——孔明鎖。
3、雙陸
雙陸,是古代的壹種博具,如今已失傳。雙陸應是壹種類似飛行棋的遊戲,從文學作品中的記載和傳世文物來看,雙陸曾經相當流行過。
4、六博
壹作陸博。兩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稱六博。其勝負的關鍵在於擲采,偶然性很強,雙方按照各自擲出的齒采走棋。
5、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紅棋各有將(帥)1個,車、馬、炮、象(相)、士(仕)各2個,卒(兵)5個。南宋時期,象棋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6、圍棋
圍棋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書畫”論及壹個人的才華和修養,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 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的圍棋,是我國古人所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壹種棋戲。
由於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壹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誌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 並逐漸地發展成了壹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
百度百科-魔方
百度百科-華容道
百度百科-九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