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是什麽?
次氯酸,壹種氯元素的含氧酸,化學式為HClO ?,結構式H-O-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是氯元素的最低價含氧酸,但其氧化性在氯元素的含氧酸中很強,是氯元素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強的酸。
它僅存在於溶液中,濃溶液呈黃色,稀溶液無色,有非常刺鼻的、類似氯氣的氣味,而且極不穩定,是壹種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氫硫酸相當。次氯酸也有很強的漂白作用,它的鹽類可用做漂白劑和消毒劑。
擴展資料:
次氯酸能氧化還原性物質(如Na?SO?,FeCl?,KI,C?H?O?N(石蕊)等),使有色布條、品紅褪色,並能使石蕊溶液變為無色液體。如:
Na?SO?+ HClO = Na?SO?+ HCl(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弱酸制強酸)
當純凈的氯氣通入水中時,會形成次氯酸和氯化氫(HCl,鹽酸):Cl? + H?O =可逆=HClO + HCl。次氯酸也是較弱的含氯酸,鹽酸的pH和堿度均低於它。
但有很強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鹽類可用做漂白劑和消毒劑,次氯酸鹽中最重要的是鈣鹽,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鈣和堿式氯化鈣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應而制得:
3Ca(OH)?+2Cl?=Ca(ClO)?+CaCl?·xCa(OH)?·yH?O+H?O
在放置漂白粉的地方具有氯的氣味,就是因為有壹氧化二氯放出的緣故。
濃次氯酸溶液呈淡黃色的原因是因為其不穩定,自發分解:
2HClO=緩慢分解=HCl+O?
HClO+HCl=可逆反應=H?O+Cl?
產生的Cl?以分子形式溶於水呈淡黃色。
次氯酸在溶液中發生3種形式的分解,它們彼此無關,稱為平行反應,即:
1、2HClO =光= 2HCl+O?↑
2、HClO+HCl =可逆= H?O+Cl?↑
3、3HClO =△= 2HCl+HClO?
在陽光直接作用下,按第壹種形式分解;在有脫水物質(如CaCl?)存在時,按第二種形式分解;加熱時特別容易按第三種形式分解。如將氯通入熱堿溶液中產物是氯酸鹽而不是次氯酸鹽:3Cl?+6KOH=KClO?+5KCl+3H?O
壹氧化二氯和水作用生成次氯酸:H?O+Cl?O=2HClO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與鹽酸:H?O+Cl?=HCl+HClO
將氯氣通入混有碳酸鈣粉末的水中,次氯酸則積集在溶液中,蒸餾反應混合物,可以收集到稀次氯酸溶液。
2HClO=Cl?O+H?O(條件:CaCl?)
次氯酸是壹種強氧化劑, 能殺死水裏的細菌,所以自來水常用氯氣?(1L水裏通入約0.002g氯氣)來殺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機色質褪色,壹般用作漂白劑、氧化劑、除臭劑和消毒劑。在生物學中,次氯酸被嗜中性白細胞用來殺滅細菌。它被廣泛用於遊泳池的含氯消毒劑產品。
百度百科——次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