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街頭勵誌大叔:昔日“永久”副總在修自行車

街頭勵誌大叔:昔日“永久”副總在修自行車

民間傳說故事構成了中國民間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街頭勵誌大叔:昔日“永久”副總在修自行車:

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創始於1940年。上世紀80年代後期,永久自行車的輝煌達到了頂峰,譽滿全球。1986年12月1日,中國第壹個自行車生產集團--"永久"自行車集團成立。1993年,集團整體改制成中國上市公司。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車悄然興起,替代了自行車的重要地位,自行車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永久遭遇重重阻礙。從1998年開始,永久進入虧損狀態,到2000年跌入谷底,連續三年的虧損讓永久面臨退市和宣告破產的危險。直到21世紀初期,上海中路集團入主上海永久,才掀開了永久的新篇章,突破了單壹的自行車格局,形成了以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童車和電動輪椅車為核心的兩輪車產品群,昔日永久又得以重生。

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路附近的壹個公廁旁,有壹個50多歲的修自行車人。妳做夢都可能不會想到,這人竟然曾經是20年前我國自行車企業的龍頭--永久自行車廠的副總!

人們不禁要問:昔日風光無比的永久副總怎麽會去修自行車?巨大的人生落差中,他能堅持下來嗎?他的人生境遇,給了人們怎樣的啟示呢?

"永久"副總也下崗

今年57歲的劉傳是安徽省滁州市人。他高中畢業後,進入滁州市南譙區供銷社工作。那時,自行車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緊俏商品,特別是永久自行車這樣的名牌,騎著它,不僅能引來壹路羨慕的目光,甚至騎著它去約會,都能帶回漂亮媳婦。

劉傳意識到自行車具有無限的商機,1978年,他毅然從單位辭職,來到江蘇省南京市,當起了永久自行車經銷商。1981年,他又當上了永久自行車江蘇省總代理。劉傳代理的永久自行車的銷量壹路上揚,最高峰時,他壹年能銷售70多萬輛自行車,占永久自行車廠總銷量的近四分之壹。

生產永久牌自行車的上海自行車廠的廠長發現劉傳是個人才,於是,在1987年,將他調到上海總部負責銷售。1992年,劉傳被提拔當上了副廠長,主要負責市場業務。廠裏給劉傳分了壹套160多平米的住房、配備了高級轎車,年收入30多萬元,另外還有提成。那時,壹般人根本坐不起飛機,但劉傳每月坐著飛機,在全國各地的幾十家聯營廠之間飛來飛去。他喜歡抽中華牌香煙,每個月在抽香煙上花的錢就相當於幾個普通工人的工資。聯營廠家更是把他敬為財神爺,千方百計地討好他、巴結他。1994年3月,劉傳做闌尾炎手術的那段日子,幾十位聯營廠廠長竟然不約而同地專程趕到上海醫院來看他......

劉傳怎麽都沒想到,他負責的聯營,竟然導致他敗走麥城。原來,當時上海自行車廠為了擴張,在江蘇、浙江、安徽和湖北等地發展了幾十個聯營廠,永久廠派人參與聯營廠的管理,聯營廠可以使用"永久"品牌,但須為此支付"品牌使用費"。這樣壹來,很多聯營廠以盈利為目的,不顧產品質量,嚴重損害了"永久"品牌。更為嚴重的是,還把當時永久、鳳凰和飛鴿等5大自行車品牌拖入了無休止的低價競爭的泥潭,到了1999年,廠裏甚至連發工資都困難了。

為了走出困境,上海自行車廠從1998起,先後對企業進行了多次改制和重組。但由於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以及債務糾紛等問題

連續3年虧損。雖然公司於2000年開始收回聯營權,但壹直無法走出困境。不久,劉傳和很多老員工壹樣下崗了。

2001年,上海中路集團並購了永久自行車廠。2003年8月,中路集團徹底收購了永久自行車廠,改制為"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

劉傳下崗後,進入壹個朋友在滁州開的中聯家具廠工作。隨後,他拿出多年積蓄的230多萬元,又找親朋借了60多萬,湊成300萬元入股,當上了監事會主席。上班不久,他就買了輛廣本雅閣轎車代步。不料,由於企業經營不善,效益壹直不好。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11月,家具廠又遭遇了壹場火災,損失慘重。之後,家具廠很快就倒閉了,劉傳幾十年攢下的積蓄也隨之在壹夜之間化為烏有。就這樣,劉傳變成了壹文不名的窮光蛋。為了還債,劉傳不得不把轎車賣了,但還欠下40多萬元債務無法還清。

那段日子,壹些債主擔心劉傳還不上錢,整天追著他逼債。2009年4月的壹天早上,劉傳到壹個早餐攤前買包子。他付完錢,剛想走,突然沖過來壹個人,搶過他手中的包子,扔在地上,說:"欠債不還,還想吃包子?妳這種人就該餓死!"劉傳仔細壹看,是他的壹個債主,他的臉漲得通紅,壹句話沒敢說就灰溜溜地走了......此後,不但有債主糾纏他,謾罵他,壹個借了他1萬元的遠房舅媽甚至坐在他家門前,壹邊向鄰裏哭訴,壹邊臭罵劉傳是個"騙子"。劉傳壹時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壹天,劉傳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吃不喝,甚至想到了自殺。當他舉起刀,準備割腕的壹剎那,他猶豫了:女兒正在讀大學,妻子又身患嚴重的風濕病,如果自己就這樣去了,她們怎麽辦?想到這些,他只好無力地把刀放下。

劉傳在家裏躲了壹個多月。最後,他意識到自己是個男人,必須擔當起養家的責任!於是,他決定去外面找工作。然而,由於劉傳沒有文憑,且已經50多歲,根本沒有單位願意要他。

2009年6月的壹天,妻子的風濕病又犯了,劉傳只好把她送到鼓樓醫院,醫院讓他交1萬元押金。雖然家裏還留有1萬元,但那是為女兒準備的下學期學費,劉傳猶豫了。可他轉念壹想,妻子的病也不能不治啊!交完押金,心情忐忑的劉傳見自己的皮鞋裂開了壹個口子,就來到醫院大門外的修鞋攤上修鞋。劉傳隨口問道:"生意不錯吧?"修鞋師傅說:"我壹個月賺兩千元,只夠壹家人吃飯。"隨後,他往旁邊壹指:"他有技術,所以賺得多,壹個月能賺四五千元。"

劉傳壹看,旁邊是個修自行車的攤子。他眼前壹亮:我跟自行車打過那麽多年交道,如果我去修自行車,壹定比他賺得還多。可那只是壹念而過,他馬上又猶豫了,自己曾是堂堂的永久副總,怎麽能幹那種低檔次的粗活?別人會怎麽看?可隨後,他想到再不出去賺錢,女兒就要失學了,就對自己說: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還講什麽面子不面子的?只要能賺到錢就行。想到這裏,他壹咬牙:幹!

勇敢面對,昔日副總去修車

當天晚上,劉傳買來了板手、老虎鉗、鏍絲刀和膠水等工具。當病床上的妻子不需要照應時,他就來到醫院大門外的公廁旁,在地上鋪了壹張報紙,報紙上寫著"修自行車"4個字。由於擔心被熟人看見,他不僅戴了壹副墨鏡,還戴了壹頂大草帽,把頭壓得低低的。

第壹個讓劉傳修車的是個農民工,他說他的車子鏈條總是掉。劉傳壹看,原來自行車的後輪軸上偏了,因此,後輪上的飛輪跟腳踏驅動盤就不在壹個水平面上,鏈條當然容易脫落。他把後輪軸調整了壹下,再擰緊鏍絲,問題就解決了。農民工丟給他10元錢,隨後,就騎車走了。劉傳見賺錢如此容易,非常高興。

不久,有個中年婦女來找劉傳修車。劉傳發現剎車皮掉了,而自己沒有帶任何配件。於是,就來到旁邊的那位修車師傅的攤前,說想借壹副剎車皮。那位姓王的師傅白了劉傳壹眼,說:"沒有沒有!妳跑到老子的地盤上搶生意,我還沒跟妳算賬,妳還敢找我借配件,真是不要臉!"婦女見狀,也白了劉傳壹眼,說:"妳什麽都沒有,修什麽車?"順手把車推到王師傅攤上,讓他修。

此後,王師傅覺得劉傳占了他的地盤,總是故意找茬。為了安心做生意,劉傳只好退讓到女廁所門附近去擺攤。不料,他剛把東西擺好,就被熏得喘不過氣來。他仔細壹看才發現,原來他身後就是壹個化糞池,不僅散發出壹陣陣惡臭,還有蒼蠅蚊子亂飛。但劉傳強忍著惡心,堅持了下來......

當天晚上,劉傳怎麽也睡不著,想到當年自己當永久副總時,辦公室有專人打掃,很多瑣事都由秘書代辦,每天請吃飯的排著長隊,而今竟然淪落到為了賺錢,要與糞便、蒼蠅為鄰,不禁酸楚得淚流滿面......但最後,他想到女兒,就停止了哭泣,給自己鼓勁:男人應該拿得起放得下,不受點兒委屈,怎麽能賺到錢?先忍壹下吧。就這樣,劉傳忍下了壹切,壹天天地幹了下來。在妻子住院的那些日子,劉傳不僅沒耽誤照顧她,還賺了3000多元。

2009年9月的壹天,劉傳剛把攤子擺好,就有顧客找他修車。劉傳擡頭壹看,不禁壹楞:他怎麽來了?原來,來的人叫鄧繼超。劉傳當永久副總時,他曾在劉傳的手下幹過。有壹次,鄧繼超工作時開小差,劉傳讓鄧繼超在全廠大會上作了檢查,並扣了他當月的獎金。對此,鄧繼超壹直耿耿於懷。鄧繼超聽說劉傳下崗後修起了自行車,就決定找個機會好好羞辱壹下他。

那天,鄧繼超不知從哪兒弄來壹輛破舊的永久自行車,往劉傳面前壹扔,說:"把車給我修好!"劉傳檢查了壹番後,發現那車已經破得實在沒法修了,就說:"老鄧,這車破成這樣,估計誰也修不好,還是換輛新的吧。"誰知,鄧繼超說:"有生意妳難道不做?今天我這個車壹定要修好!"劉傳只好硬著頭皮修起來。鄧繼超翹起二郎腿,坐在壹旁抽起煙來。看著劉傳吃力地修理自行車的樣子,鄧繼超得意洋洋地說:"劉總,別在這裏修理自行車了,妳看這活兒又臟又累,再說,守在廁所旁,每天連吃飯都沒胃口吧......我那裏正好缺個司機,不行,去我那裏幹吧......"劉傳低著頭,什麽也沒說。鄧繼超接著怪笑著說:"我估計妳根本沒錢買煙,來,我這裏剩個煙 *** ,妳吸兩口,過過癮......"說完,他就把那個他吸的只剩下壹小節的煙往劉傳的口邊送。劉傳終於忍不住了,突然壹把抓過那個煙 *** ,甩在鄧繼超的臉上,隨後,他操起壹把錘子,大聲地說:"妳想咋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打架,不怕......"鄧繼超見劉傳真生氣了,害怕了,連自行車也顧不上了,捂著被煙頭燙紅的臉,落荒而逃......

晚上,想到白天鄧繼超羞辱自己的壹幕,劉傳感到委屈極了。他對著黑洞洞的墻吼道:"我為什麽活得這麽窩囊?我到底招誰惹誰了?"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決定無論受多大的委屈,也要挺下去,畢竟,自己是壹家之主啊!於是,第二天,他像什麽也沒有發生壹樣,照樣出去修理自行車。

誰知,鄧繼超把劉傳在修自行車的事宣揚出去後,壹些債主又找過來。2009年末壹天,壹個債主甚至守在劉傳身邊收錢。劉傳感到無地自容,就對那個債主說:"妳這樣做我根本沒法做生意。請妳回去等著,不出半年,我壹定把欠妳的錢還上。"可那個債主不僅不走,而且大喊起來:"大家都來看啊,這位劉師傅曾經當過上海永久自行車廠的副總,他竟然蹲在廁所旁修起了自行車!"當人們聽說永久副總竟然在修自行車時,呼啦壹下子都圍上來看熱鬧......

壹位老者看不下去了,對那個債主說:"妳這樣做就不對了,修自行車怎麽了?如果他真的曾經還當過永久自行車廠的副總,就更加令人敬佩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那人壹看形勢對自己不利,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沒想到這件事等於給劉傳做了個活廣告,很多人知道他曾經是永久自行車廠的副總,都特別信任他,舍近求遠地來找他修車,不少人還故意開玩笑地稱他"劉總"。劉傳也想開了:我不偷不搶的,憑自己的技術賺錢,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他再也不戴墨鏡,不管人們怎麽稱呼他,他都笑呵呵地答應。

直到這時,劉傳的妻子才知道劉傳在街上擺起了修自行車的攤子。她心疼地捶了幾下自己的腿,說:"都怪我的身體不爭氣,讓妳受委屈了......"

苦盡甘來,從來天無絕人路

2010年6月的壹天,壹個女孩推著壹輛電動自行車來找劉傳,想讓他修理壹下。劉傳仔細檢查了女孩的電動車,發現車的機械部分並沒有毛病,問題出在電路上,而劉傳不懂電路,只好表示自己修不了,女孩失望地推車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大街上到處都是電動車,甚至比自行車還多,劉傳心想:看來我落後了,應該與時俱進啊!想到自己已經有了壹些積蓄,他決定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修理電動車。

由於電動自行車跟普通自行車的主要區別就是多了個蓄電池驅動,機械部分沒什麽兩樣,只要熟悉電動自行車的電路,修起來就不難了。結果,劉傳只花了壹個月的業余時間,就學會了修電動車。這樣壹來,劉傳的生意更好了,每天都能賺200元左右。相比之下,旁邊的王師傅就不行了。壹方面,他的技術和"名氣"都不如劉傳,另壹方面,他還不會修電動車。

壹天下午,壹輛三輪車由於失控,突然沖向王師傅,把王師傅撞傷了。三輪車主怕擔責任,急匆匆地跑了。劉傳連忙把王師傅送進醫院,還幫他墊付了醫藥費。事後,內疚的王師傅專門請劉傳到附近的壹家飯店吃飯,表達歉意。後來,劉傳心想:何不也教王師傅修理電動車,也能多個照應?於是,他主動提出教王師傅修電動車。王師傅欣然同意。王師傅學會修理電動車後,生意果然好起來。他高興之余,主動邀請劉傳搬回他那裏修車。2010年10月,劉傳終於搬離了化糞池,把攤子擺在了王師傅的旁邊。

2011年3月10日,壹個年輕小夥子扛著壹輛比賽用的自行車找到劉傳,用生硬的漢語問:"誰是當過永久自行車廠副總的劉總?"劉傳連忙問他有什麽事。原來,這位小夥子叫樸金順,是韓國自行車運動員。這天,他計劃參加南京到徐州的自行車拉力賽,不料路過滁州時,他的賽車出了故障,有人告訴他他的車只有劉總能修,於是,他便找了過來。

劉傳壹看,那是輛法國Trek公司專門為自行車比賽設計制造的專用自行車,市場售價高達38000美元,折合人民幣25萬元左右,抵得上壹輛中級轎車了。這種車他很熟悉,當年在永久自行車廠時,他曾專門買來這種車拆解研究過。由於這種車的零配件都是專用的,必須到法國的廠家去買。樸金順說:"請妳壹定想辦法幫我修好,花多少錢都行,千萬不能耽誤我參加比賽。"

好在通過檢查,劉傳發現這輛車只是飛輪中俗稱"瞌睡蟲"下面的那根只有3厘米長的細鋼絲由於磨損嚴重,出現了問題,就說:"給自行車換根鋼絲就行了。"樸金順驚詫地問:"能行嗎?"劉傳壹邊給他解釋原理,壹邊笑著說:"放心吧,3年內出現任何問題妳都可以來找我!"樸金順這才放下心來。事後,他掏出200美元遞給劉傳,但劉傳堅持只收了他20元人民幣。

樸金順在中國有很多自行車愛好者朋友,他把這事告訴了圈內朋友們。不久,他的很多朋友都找到劉傳,請他幫助修理自行車,甚至附近南京、合肥和蚌埠等地的自行車愛好者也專門來滁州找到劉傳,請他定期幫他們保養比賽用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愛好者的車,最差的價值都在人民幣1萬元以上,好的幾十萬元,對維修和保養都有很高的要求,費用當然也比較高,但比起把車送回原廠去修,讓劉傳修還是便宜得多。

目前,定期請劉傳保養自行車的愛好者就有500多人,他整天忙得不可開交。而劉傳靠維修和保養自行車賺了10萬多元,他徹底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筆者采訪劉傳時,他說打算租個門面,再收幾個徒弟,開個自行車維修部,同時再把修理摩托車業務也幹起來。目前,他正在找合適的門面房。

從壹個知名企業的堂堂副總,到壹個街頭卑微的自行車修理工,這樣巨大的人生反差,相信很多人都無法適應,但劉傳卻堅持了下來。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壹些坎坷,甚至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大災大難。人生的大起大落並不可怕。境遇改變時,應該正視現實,擺正心態,拋棄過去的光環,勇敢地從頭再來。只要妳真正能夠放得下,那麽無論是掃大街,還是修理自行車,都壹樣能獲得幸福與快樂!

以上就是街頭勵誌大叔:昔日“永久”副總在修自行車的所有內容了,還想知道更多,請收藏

勵誌大叔自行車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