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楊繼盛七歲失母庶母妒使牧牛原文及翻譯

楊繼盛七歲失母庶母妒使牧牛原文及翻譯

楊繼盛七歲失母庶母妒使牧牛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楊繼盛七歲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繼盛經裏塾,睹裏中兒讀書,心好之。因語兄,請得從塾師學。兄言於父,聽之學,然牧不廢也。年十三歲,始得從師學。家貧,益自刻厲。

譯文

七歲時,其母曹氏早逝,其父楊富另娶。繼母陳氏妒嫉他,讓他放牛。楊繼盛經過裏熟,看見裏面的兒童讀書,很是羨慕。因而對他的哥哥說,請求能夠跟從塾師學習。哥哥將這些對父親說了,父親讓他學習,但還要牧牛。楊繼盛十三歲時,才能夠從師學習。家庭貧困,學習越發刻苦自厲。貶為狄道典史。

狄道雜居番人,習俗很少懂得詩書,楊繼盛挑選了子弟中出眾的壹百多人,聘請三位經師教授他們。賣掉所乘的馬匹,拿出夫人的服裝,賣掉田地資助生員。縣裏有煤山,被番人占據,百姓要到兩百裏外去砍柴,楊繼盛召集番人教諭他們,都服從說:“楊公即使需要我們的營帳也給,何況煤山呢!”番民深信愛戴他,呼做“楊父”。

楊繼盛簡介

楊繼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坐論馬市,貶狄道典史。事白,入為戶部員外,調兵部。疏劾嚴嵩而死,贈太常少卿,謚忠湣。後人以繼盛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著有《楊忠湣文集》。

歷史上正是有許多像楊繼盛壹樣的“不識時務者”,中華民族才能毅然挺立在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