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古代的銅鏡會有壹個帶孔的鼻首?
其實古代銅鏡背後帶孔的叫做鈕,中空帶孔主要是為了方便系繩懸掛。而我國的銅鏡不只有這種背後帶孔的,也有不帶孔帶長柄的。而古代西方世界,壹般更偏愛於帶柄鏡傳統。
壹、世界銅鏡的兩大系統
世界上的銅鏡體系壹般分為兩種,用專業術語分別叫做:
東方的圓板具鈕鏡系統,
西方的圓板具柄鏡系統。
簡單來說,東方的鏡背多有孔,系繩帶之後,可手持、可懸掛、亦可放在鏡臺上;但是,西方的銅鏡,主要是以手持柄使用。此處所指西方,主要指希臘羅馬、西亞埃及等地。
二、中國的帶孔銅鏡
其實我們會發現,在中國銅鏡發明之初,也就是距今4000年齊家文化中,在這種七角星紋銅鏡上,用鈕穿系的使用方式就已經被采用。
可以看到,由於鏡子背部的鈕已殘損,所以古人在鏡子邊緣處又鉆出兩個梨形的小孔,兩孔之間有壹道系溝,便於再次系繩懸掛使用。
而在戰國以前,商周比較流行鈕的樣式有兩種:
①弓形鈕
比如這枚葉脈紋銅鏡,商代晚期,出土於安陽小屯婦好墓,其鏡鈕便是橋形鈕式樣!
②橋形鈕
西周素鏡,出土於陜西寶雞地區,鏡鈕即為典型的橋形鈕!
戰國時期,鏡鈕的主流為各種弦鈕,包括單弦鈕、雙弦鈕、三弦鈕、四弦鈕,主要以鈕上有幾道弦紋來區分:
戰國五山紋銅鏡,鏡鈕上有壹道弦紋。
戰國連弧三龍紋銅鏡,鏡鈕上有兩道弦紋。
戰國蟠龍紋銅鏡,鏡鈕上有三道弦紋。
戰國三山紋銅鏡,在其鈕鏡上有四道弦紋。
漢代的鏡鈕,除了流行之前的樣式,還新增了獸鈕、連峰鈕、以及最常用的圓鈕!
西漢四龍連弧紋鏡,為獸形鈕,外有圓鈕座。
西漢星雲紋銅鏡,鏡鈕為連峰鈕。
西漢長生宜子連弧紋鏡,鏡鈕為圓鈕。
三、中國的帶柄長鏡
中國帶柄鏡的流行,主要集中於宋金時期,它改變了長久以來人們使用銅鏡的固定方式:
即由系鈕懸掛改變為手持,使其使用更加便捷
而且,鏡形也豐富多樣,除常用圓形外、菱花、葵花;手柄也不局限於條形,或方或圓,或長或短。可以說達到了銅鏡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完美結合!
而宋金帶柄鏡亦有所區分:
[宋?菱花帶柄鏡]
宋代有柄鏡的鏡緣凸邊和柄的凸邊是連續的,所以使鏡體和長柄合為壹體;
[金?吳牛喘月帶柄鏡]
而金鏡是鏡緣凸邊壓在鏡柄的凸邊上,這也是宋金柄鏡的鑒別要點之壹。
四、國外帶柄長鏡
在埃及,銅鏡不僅被大量使用於世俗之中,陵墓中的雕刻也展示了他們從生到死的各種活動,化妝、梳頭、乃至穿衣打扮?
而在伊達拉裏亞,很多銅鏡上都有以希臘神話為主題的雕飾,比如這幅便是描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眾目睽睽之下吸吮母親乳汁的場面。
古羅馬的銅鏡,並沒有投入那麽多神話色彩,他們是實用主義者,主要用來欣賞自己身體和整理頭發,甚至在公***浴池墻上也掛滿巨大的金屬鏡子。
或許,當人們第壹次臨水自照,能意識到那映像正是自己的時候,鏡子的歷史便已經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