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仁宇妳了解多少?
1936年,18歲的他進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
其後赴美攻讀歷史,1954年獲得學士學位,1957年獲得碩士學位,1964年獲得博士學位。
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黃仁宇的作品主要有:
《萬歷十五年》
《中國大歷史》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資本主義與二十壹世紀》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等
黃仁宇的名字因《萬歷十五年》而被國內大眾廣泛知曉。
幾年前,我還是因為追當時的壹部熱劇《人民的名義》而知道了該書。
在那部劇中,壹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女人依靠《萬歷十五年》壹書把壹名官員拉下水。
從此,這本書在各種媒體平臺上壹再被提起,2019年我買了壹本,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發現它確實值得閱讀,怪不得它被壹版再版。
打開此書,在扉頁的背面清楚地說明它受歡迎的程度,此書從1997年5月北京第1版,
? 2006年6月北京第2版,
2018年12月北京第55次印刷
壹本書在10年左右的時間,被55次印刷,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不言而喻。?
坊間盛傳,當年,王小波,王朔都很喜歡它,許多在校大學生,及研究明史的學者,都在爭相閱讀此書。
這本書究竟說的是什麽?
主要講明代萬歷朝的歷史,其中重點講了萬歷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清官海瑞、壹代名將戚繼光,最後壹位是知識分子李贄。
全書***七章,黃仁宇用詳盡的歷史資料和完美的細節再現,闡述了明代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問題,為什麽它擁有東廠、西廠這樣嚴苛的特務機構,依然走向沒落,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社會應當汲取的經驗和教訓。
在書的自序中,黃仁宇寫到:
中國疆域幅員遼闊,情形復雜,明朝采取嚴格的中央集權,執政方針不著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這種情形,在世界史中實屬罕見,在中國歷史中也以明代為甚,而其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黃仁宇認為,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我們在世界範圍內有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作者認為,商業是工業的先驅,商業有了充分的發展,工業的發展才能同樣地增進。
明朝的傳統社會禁止商業發展,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於控制的地步,成為王朝的安全之累,因此工業和科技也從談起。
讀過此書後,我覺得,商業活動是經濟的基礎,是文明富強和諧的壹切來源。
倉廩實而知禮節,文化復興是在殷實的生活之中才產生的,兜裏有閑錢的父母才培養孩子的興趣學習藝術。
貧窮生盜心,餓著肚子談什麽文明禮儀,無異於某個白癡在快要餓死的人面前說“何不食肉糜?”。
近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作者在自序中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麽島國日本可以侵犯中國,而中國卻不能遠征日本?
2.為什麽當時的西歐已經用火器改進戰術,而中國還在修築萬裏長城?
3.為什麽人人都說海瑞是好官,而他卻偏偏屢遭排擠?
也許妳讀過《萬歷十五年》之後會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