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的具體戰役
西山口之戰
這個地方靠近不丹王國,印軍沿公路擺成南北壹條“長蛇”,布勢特點正如劉伯承元帥所概括的,是“鋼頭、錫尾、背緊、腹松”。據此,西藏邊防部隊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之“背”,剖敵之“腹”;以2個團實施迂回,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切敵之“尾”,形成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多路向正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參戰各部於1962年11月10日至15日分別向指定位置開進,至17日,先後與印軍警戒,偵察分隊接觸,但印軍未發覺我軍意圖。17日晚,我迂回部隊在登班擊潰印軍1個營,切斷了德讓宗——邦迪拉公路。此時印軍才發覺我軍已多路逼近,彼處於不利地位,遂於18日晨全線撤逃,但還陷於我軍合圍之中。18日晨,我軍發起總攻在激戰中,副班長龐國興為追殲股潰逃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系,深入印軍縱深地區15公裏,作戰5次,攻占2個炮兵陣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臺汽車。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稱號。當日我軍占領西山口、申隔宗、德讓宗、殲來印軍壹部,壹部潰逃,其四師戰術司令部率直屬部隊乘我軍未截斷通往打隴宗道路的空隙逃脫。19日,我軍占領邦邊拉,並於略馬東地區圍殲印軍近千人。隨即我軍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展開搜剿,壹部向南追擊,於21日進占吉莫山口、比裏山口、鷹窠山口壹線,11月20日占領查庫,查庫為中國邊防部隊反擊作戰前進最遠之點,距中印傳統邊界線伏特山僅20余公裏。在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斃俘印軍準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
瓦弄地區反擊戰
瓦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其東、南與緬甸、印度相鄰。該地區山高林密,年均海拔4000米以上,斷崖峭壁,河流交錯,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入侵印軍第十壹旅4個營2000余人憑險扼守,並不斷向我軍出擊。中國邊防部隊以1個團向瓦弄所公西北之印軍左翼實施迂回包圍;以1個團又1個營分別向瓦弄紮公、曲子紮公反擊,居高臨下,直插瓦弄,以4個連從察隅河以東反擊,分割殲滅瓦弄地區之敵。1962年11月16日晨,我軍發起反擊。我軍壹部攻紮公、曲子紮公等地,打亂了印軍部署。印軍十壹旅旅長等人見勢不妙,懼我全殲,下令全線撤退,旅長本人隨四軍軍長考爾乘飛機倉惶逃跑,部隊大部潰散。在反擊戰中,我軍排長周天喜帶領壹個加強班沖在最前面,經3小時苦戰,打下了印軍第壹個地堡群,當向印軍第二個地堡群沖擊時,周天喜不幸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周天喜“戰鬥英雄”稱號。戰士陳代富奉命執行摧毀地堡任務,當他將爆破筒塞入地堡時,被印軍推了出來,在危急時刻,他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從頂蓋圓木間隙插入,並用胸口頂住爆破筒,不讓印軍推出,當爆破筒即將爆炸的壹瞬間,他迅速滾出了地堡,地堡被炸毀了,打開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人們稱贊他是活著的黃繼光。戰後,國防部授予陳代富“戰鬥英雄”稱號。11月16日17時許,中國邊防部隊進占瓦弄。另壹部向“東”村地區之敵發起攻擊,進占敵能。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壹部乘勝向南追擊,到21日,我軍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就地轉入搜剿。瓦弄之戰,***殲滅印軍1200余人。
裏米金之戰
東段中部地區,西藏山南邊防部隊的約1個營的兵力,於18日向裏米金方向反擊;林芝邊防部隊以3個營的兵力於19日向梅楚卡、都登方向反擊。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占領裏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壹部,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都登地區作戰
都登方向,印軍約800余人。其部署:馬德拉斯聯隊第二營1個連及阿薩姆步兵第十壹營第三中隊壹部,在邦拉、更仁設防,馬德拉斯聯隊第二營(欠2個連)、配屬第四十四山炮團第七十連及勤務保障分隊壹部,駐守都登及其附近地區。 1962年11月15日,墨脫獨立營率兩個連,從地東出發,19日17時55分進至更邦拉,向印軍發起攻擊。經19分鐘戰鬥,印軍向更仁逃竄。21日18時,墨脫營占領更仁,印軍逃往都登。22日上午,該營追至哥布(距都登半日行程),獲悉都登之印軍已於21日南逃。該營部奉命停止追擊,於23日1時從哥布返回浪波待命。此戰,***殲印軍12人,獨立營亡8人、傷2人。 20日21時30分,總參謀部發出停止反擊作戰的命令,並指示:“東線中部各部隊在占領梅楚卡、裏米金、都登後即停止追擊,在原地打掃戰場,加強警戒”。西藏軍區當即命令山南、林芝軍分區參戰部隊撤回裏米金、梅楚卡、浪波等地區,集結待命。
班公洛地區反擊戰
班公洛位於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裏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面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是入侵印軍的壹重要前進基地。印軍在這裏建立了6個據點,其中3個據點分布在山脊梁上,可以控制西藏阿裏邊防分民的哨卡,威脅阿裏縱深之安全。18日上午,印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駐守斯潘古爾湖地區的新疆邊防部隊發起進攻。新疆邊防部隊作出部署:迂回入侵印軍側後,摧毀其據點,清除侵入班公洛地區之印軍。我軍壹部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頂著大風雪,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山,按時進抵反擊出發陣地。18日上午,以連為單位分別向3個據點發起沖擊。攻打第壹個據點的部隊,壹鼓作氣戰鬥30分鐘即摧毀了敵工事和地堡21個,攻克了據點;攻打第二個據點的部隊,冒著印軍猛烈的機槍射擊,英勇頑強,前仆後繼,激戰1小時,攻克了25個地堡,拔除了據點;攻打第三個據點的部隊,以果敢迅猛的動作,掃蕩印軍邊部,摧毀了據點。拔除了據點後,我軍在轉向印軍炮兵陣地的攻擊中,工兵戰士羅光燮在排長排雷負傷的情況下,奮勇沖雷區排雷。在排雷中,他的左腿、右臂相繼被地雷炸斷,排雷器材已用完,眼看雷還未排完,部隊無法前進,他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用身體向雷區滾進,為部隊開辟沖鋒道路,最後壯烈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他“戰鬥英雄”稱號。經兩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清除了印軍廓爾喀第十壹聯隊第壹營第三連的大部兵力。與此同時,反擊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9日逃竄,我軍於20日占領該3個據點。至此,班公洛地區作戰勝利結束。西段入侵軍據點全部清除。
單方面停火
1962 年11 月21 日,我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和設立民政檢查站等三項措施:自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我國軍隊單方面全線停火;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裏之外,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另外還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解放軍總參謀部於1962 年11 月30 日,向西藏、新疆邊防部隊下達了經中***中央批準的在中印邊境設立民警檢查站(後改稱為民政檢查站)的部署方案,在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壹側20公裏範圍內派駐28個民警檢查站(後改稱為民政檢查站),每個民警檢查站的人數可配備壹個排到壹個連,在部隊撤出20 公裏地區後,即正式設立。實際根據具體情況設立了26個,即東段16個、中段3個、西段7個: 東段 沙馬(下察隅鎮向南公路盤頭) 呷槍/嘎槍(位與上察隅鎮西北直線距離42公裏處) 布宗(上察隅鎮向西北方向公路盤頭) 格當(墨脫縣東北部的壹個鄉,未設) 得崗寺/得兒工村(墨脫背崩鄉東南,位與雅江之東) 地東(墨脫背崩鄉的雅江之西) 魯霞(米林縣丹娘村魯霞村) 甫伊(米林縣羌納鄉) 來果橋(米林縣正南) 塔馬頓(米林縣裏龍鄉正南公路盤頭) 馬及墩(隆子縣雜日鄉公路盤頭) 隴(隆子縣準巴鄉以東公路盤頭) ***那(隆子縣) 新達/卡達(錯那縣卡達鄉與達) 曲拿/浪波(錯那縣浪波鄉,21世紀後稱蘭普鄉曲拿村) 肖(錯那縣城正南公路盤頭) 勒(錯那縣的勒門巴族鄉) 中段 西蘭塔(劄達縣與普蘭縣交界) 波林(劄達縣正西) 什布奇(劄達縣底雅鄉的壹個村) 西段 紮西崗(戰前戰後壹直是邊防連) 班公洛(即斯潘古爾) 喀納(即庫爾那克堡) 尼雅(亞)格祖 空喀山口 溫泉 加勒萬河谷(處於中印戰前犬牙交錯爭奪地區,取消未設) 天文點 神仙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