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立法保護鄉村“感官遺產”,哪些東西屬於被保護之列?
法國議會在1月21號通過了壹部?保護和界定法國鄉村感官遺產?的法律條文,認為法國農村的雞啼聲、鳥叫聲、教堂傳出的鐘聲、牛糞散發的氣味、牛身上的牛鈴聲、草地裏蚱蜢和樹上蟬的鳴叫聲、以及法國鄉下拖拉機發出的噪音、田地裏農用機械運作發出的聲音等,都應該視為法國農村的自然文化遺產,寫入環境法規屬於被保護之列,讓各地法院在處理類似相關糾紛時有法可依。
法國農村新移民的煩惱我們知道城市和農村的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城市裏雖然人口多高樓林立,但是整體上比較幹凈整潔;農村雖然地域寬廣植被眾多,但由於生產生活等原因,難免會有壹些讓人不太適應的東西出現。比如農村隨處可見有牛糞、狗糞等,有些地方的生活垃圾也沒能及時處理,讓不少城裏人感到很不適應。在法國也是壹樣,不少法國城市人向往農村的陽光和清新空氣,都移民到了農村居住,可是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這些城裏人卻很不適應鄉下的雞啼鳥叫和蟲鳴聲,把農村牛糞等也視為骯臟的東西,認為這些幹擾了他們的生活,甚至還有人因此訴訟到法院。
莫裏斯公雞案在2019年的7月份,壹對來到鄉村度假的城市退休夫婦,把農村鄰居費索家的壹只大公雞?莫裏斯?告上了當地法庭,認為這只公雞每天早上打鳴吵死了,讓他們無法安穩地休息。可公雞的主人費索卻並不這麽認為,她說公雞打鳴是天性註定,也是農村生活的正常部分,公雞也應該有自己啼叫的權利,生活在農村的人就應該包容。這起案件在當時受到了法國群眾的廣泛關註,並且有十幾萬人在網上簽字,表示支持公雞?莫裏斯?。
立法保護鄉村感官遺產最後當地法院判退休夫婦敗訴,並且賠償費索的訴訟費用和名譽損失費總***1000歐元。由於莫裏斯公雞案的出現和影響力,也促進法國議會加快了保護鄉村遺產的立法程序,並且要求各地方政府清晰界定當地的鄉村自然遺產,對此許多法國官員和民眾表示贊揚,認為這是法國鄉村社區的勝利,有了法律條文的支持後,法國農村也能保持真正的鄉村面貌,發生類似的民事糾紛也能更快地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