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遭毒蟲叮咬險致命 過敏體質者要格外小心

遭毒蟲叮咬險致命 過敏體質者要格外小心

隨著夏季和雨季的來臨,潮濕悶熱的天氣讓各種“毒蟲”開始肆虐。除了蚊子,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蜂、蜱蟲、吸血蠓、隱翅蟲等各種“毒蟲”神出鬼沒,很可能在無意間就咬妳壹口,尤其的過敏體質的人,壹旦被這些“毒蟲”襲擊,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那麽,我們該如何預防這些“毒蟲”的叮咬?如果不幸中招,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常見“毒蟲”叮咬後處理方法

專家介紹說,每年夏天總是會有不少人被各種“毒蟲”咬傷,但大家也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癥。下面,我帶您了解壹下夏天常見的幾種“毒蟲”和被其咬傷的處理方法。

1.蜱蟲

介紹喜歡棲息在溫暖、潮濕的草地、灌木叢和森林等場所。有些蜱蟲的唾液腺中含有麻痹神經的毒素,會使人畜或其他動物肌肉麻痹,嚴重時可引起寄主癱瘓,即蜱癱瘓癥。

癥狀容易引起水腫、發炎,甚至形成潰瘍。

對策如果發現身上有蜱蟲,不要拍打,應用木棍或其他的工具把蜱蟲移走。如果發現蜱蟲叮咬,可用鑷子把蜱蟲拔出,然後清洗傷口,再用類固醇膏劑塗抹,癥狀嚴重者須立即就醫。

2.蜂

介紹蜂的種類很多,有蜜蜂,黃蜂和馬蜂等等,蜂的腹部末端有與毒腺相連的蜇刺,當蜇刺紮入人體時,可隨之註入毒液將人體蜇傷。

癥狀被蜂刺傷後,傷處會出現腫脹、水皰,局部劇痛或瘙癢,甚至會出現頭疼、惡心、煩躁、發燒等癥狀。

對策發現被蜂刺傷,要先用鑷子小心地將蜂刺拔出,然後擠壓傷口直至流出鮮紅的血液為止,再用小蘇打水塗抹傷處。癥狀比較嚴重的,應該趕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3.吸血蠓

介紹是壹種體型較小的昆蟲,常在山林或植被茂盛的場所活動。吸血蠓下雨時壹般不活動,喜歡在日出前、日落後出來活動。當吸血蠓叮咬人時,會用骨片割傷皮膚吸血。

癥狀具有灼燒疼痛,在叮咬部位周圍形成紅色條帶,有些還會引起過敏反應。

對策大家在家中可選擇網孔小於3/4毫米的紗窗或紗門。戶外旅遊時,可在暴露皮膚上塗抹驅避劑,並在衣物上噴灑驅避劑或氯氰菊酯殺蟲劑。

4.隱翅蟲

介紹長0.6~0.8厘米,全身被覆短毛,頭呈黑色。隱翅蟲晝伏夜出,爬行速度很快,會飛。隱翅蟲的體內含有壹種毒素,會使壹種強酸性毒汁接觸皮膚。

癥狀數小時內可引起皮炎反應,毒素進入人眼會引起結膜炎。

對策應盡量減少身體暴露部位,發現隱翅蟲爬附時不要用手捏或拍擊,應將其抖落在地上,用腳踩死;接觸後應洗手,用肥皂水清洗。

防“蟲咬”還要防“入耳”

除了被蟲叮咬致病,飛蟲入耳也是夏天常見的“蟲害”。由於夏季小蟲子在室內活動頻繁,大家要仔細清掃收拾家裏,最好不要在臥室堆積太多東西,像報紙、購物紙袋等,容易聚集小蟲子。收拾房間後,可噴灑壹些殺蟲劑,如果在家裏遭遇蟲子鉆入耳朵,在鼓膜完好的情況下,可往耳朵裏滴入食用油或用酒精棉球塞耳,使蟲子無法動彈後掏出;若鼓膜有穿孔的,不建議采用上述方式,應盡快到醫院由專科醫生取出。

小諾提醒:預防“毒蟲”叮咬,搞好衛生才是關鍵。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應註意室內和周邊環境衛生,衣服和被褥要經常洗曬,防止害蟲滋生;家裏養有寵物時,應定期給寵物洗澡。野外作業或遊玩時,應盡量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避免直接坐臥在草地;必要時在袖口等暴露處噴灑驅避劑,如常用的風油精、清涼油,或低毒的化學驅避劑等,防止害蟲叮咬。野外受傷時應及時包紮傷口,避免傷口長時間暴露。如被害蟲叮咬後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重疾險怎麽買劃算?關於選定期還是終身,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妳有幫助:重疾險定期VS終身,怎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