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剿四川的真相到底是怎麽回事?
入川作戰
崇禎十三年(1640年)閏正月,張獻忠在枸坪關被左良玉擊敗,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縣的瑪瑙山又受到鄭崇儉和左良玉的夾擊,傷亡慘重。接著又受到湖廣軍、四川軍和陜西軍的追擊堵截,農民軍連受重創,退居興安歸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軍圍住,農民軍陷於困境。?
為此,張獻忠利用楊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攜重寶賄左良玉,說:“正是因為我的存在,朝廷才重用妳,妳的部下亂殺無辜,朝中早有人看在眼裏,如果我不在了,那麽離妳死也不遠了。” 左良玉鬥誌松懈,張獻忠乘機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幫助下,走出興安,與羅汝才等部會合。
張獻忠又利用四川巡撫邵捷春和楊嗣昌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寧(今四川開江)。邵捷春根本沒有想到農民軍如此神速,官軍壹觸即潰。農民軍突破新寧防線後,順利地進入了四川。農民軍的入川,打破了楊嗣昌的圍剿計劃,並在軍事上也從防禦轉入了進攻。
楊嗣昌剛愎自用,滿以為官軍已把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包圍在鄂、川、陜三省交界地區,勝利在握了。但實際上是面對軍令,從總督到將帥。再到士兵。幾乎是無人去執行。?
張獻忠盡量避免與官軍打陣地戰,而采取“以走制敵”的策略,壹晝夜能行三百余裏,快速流動,常常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疲於奔命。
崇禎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楊嗣昌眼看無法消滅農民軍,就采用“招撫”辦法,妄圖分化瓦解。楊嗣昌宣布赦免羅汝才罪,歸降者授以官職,唯不赦張獻忠,有能擒獲張獻忠者賞萬金,封侯爵。
但第二天楊嗣昌駐地的墻壁上就出現“有能斬督師來獻者,賞銀三錢”的布告。 農民軍針鋒相對的回擊,使得楊嗣昌非常沮喪,並懷疑左右都私通農民軍。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張獻忠已在四川轉戰了近半年。這時,農民軍在開縣黃陵城被官軍左良玉部追及,左部參將劉士傑、遊擊郭開力立即出戰,農民軍以逸待勞,張獻忠抽出壹支精兵繞到官軍後方出擊。左良玉逃走,劉士傑、郭開力被擊斃,官軍將士死傷過半,農民軍獲得全勝。
擴展資料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陜西延安府慶陽衛定邊縣(今陜西定邊縣)人。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大西政權的建立者。
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父做小生意,販賣紅棗。初為捕快,進入延綏鎮成為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喪命。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稱大西王。帶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於成都,年號大順。
大順三年(1646年1月2日),引兵拒戰對抗清軍,在西充鳳凰山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射死。
沈銀之謎
參見:張獻忠黃金盤、四川彭山江口沈銀遺址
成都民間流傳過壹首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傳說清兵入關,四川境內發生連年混戰,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謠就是說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的金銀財寶秘藏起來,為了將來能找到所藏之寶,不至於因年代久遠而迷失,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寶記號,誰發現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秘寶藏。
張獻忠攜帶的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四川彭山縣江口鎮“老虎灘”壹帶遭到川西官僚楊展的突襲,千船金銀珠寶絕大都分隨船隊沈落江中。
2005年4月20日,彭山縣城開建引水工程,施工隊在岷江“老虎灘”河床上用挖掘機開挖鋪設管道的溝槽時,壹鏟就鏟出壹捆***10枚銀錠,銀錠身上鑄造時打上的“崇禎十六年八月,紋銀五十兩”字樣清晰可見。
據彭山縣文管部門初步鑒定,這批被挖掘出土的銀錠為明代官銀,它為破解張獻忠在此“千船沈銀”之謎找到了證據。此次挖掘出土的銀錠,無論從銀錠本身還是其外包裝,都與史料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張獻忠300多年前在此沈銀之說完全符合歷史真實。
2015年12月16日,專家確認張獻忠“江口沈銀遺址”,呼籲盡快保護。2016年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沈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壹批珍貴文物,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厘米、寬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鑒定為國家壹級文物。?
2017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沈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沈銀”傳說。
百度百科-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