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的《知道》篇整理好了嗎,怎麽還不公布?
只公布了首章為主的少部分內容:
《齊論·智(知)道》篇首章,釋文為:“[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禦也。” 可見於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論語·知道》簡初探。
出土簡帛從入藏到清洗、保護、整理、釋讀需要壹個非常長的過程,比如大家熟知的清華簡,08年入藏,11年才正式公布了第壹輯的竹簡清晰照片與釋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 (豆瓣)) ,去年公布了第七輯,後面應該還有正待整理的部分,可見簡帛文獻整理所需時間之長了。
查了下新聞,“2017年5月29日,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傳來新消息,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那估計還有的等。
另外 肩水金關漢簡 中的疑為《齊論語》的篇章也在整理中,見王楚寧,張予正:肩水金關漢簡《齊論語》整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海昏侯墓是西漢海昏侯劉賀的墓葬,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海昏侯墓的組成:
墓園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壹座陪葬坑、園墻、門闕、祠堂、廂房等建築構成,內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
自2011年發掘以來,已出土1萬余件(套)珍貴文物,對研究中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12月,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四三”目標,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以大遺址文化和大鄱陽湖生態資源為核心,以規劃引領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努力打造壹個集遺址保護、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為壹體的世界級大遺址公園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