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紮特傳》
薩利列是意大利人.出生於1750年8月18日,他的出生地列戈納果是當時威尼斯***和國的壹個小鎮,所以薩利列壹直認為自己是威尼斯的公民。他的哥哥是塔提尼的學生,由他負責教授薩利耶裏小提琴和大鍵琴。後來他與他眾多的兄弟姐妹失去了雙親成為孤兒。他父親壹個富有的朋友朱塞佩·摩岑尼果就把薩利列帶到了威尼斯。在威尼斯,他引起了波希米亞作曲家佛羅裏安·伽斯曼的註意,後者把他帶到維也納。在維也納,薩利列結識了作曲家格魯克,並且被錄取進入約瑟夫二世的音樂機構,並代表伽斯曼在市民劇院演奏大鍵琴。當伽斯曼在1769年前往意大利訪問的時候,薩利列創作了他第壹部傳世的歌劇《Le donne letterate》,腳本是由年輕的詩人吉奧凡尼·波切利為伽斯曼編寫的。1770年1月10日該劇上演,標誌著薩利列歌劇創作生涯的開始。在1770年到1804年年間他創作超過40部歌劇。其中大部分是為維也納的觀眾而寫的。當然也有為其它城市創作的歌劇如:米蘭,羅馬,慕尼黑,巴黎和的裏雅斯特。
他曾在四代哈布斯堡皇朝中供職,掌握了維也納所有重要音樂事務。1774年他接替伽斯曼成為意大利歌劇院樂隊長和作曲家。1788年取代朱塞佩·邦諾成為宮廷樂隊長。他是維也納音樂藝術社團(由伽斯曼創辦)的積極支持者並在1788年到1795年擔任主席。他還是維也納第壹所音樂學院——1817年成立的演唱學院的院長。薩利列同時還是壹名成功的教師,他的學生有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
安東尼奧·薩利列(1750-1825)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初維也納音樂界,曾經有壹位德高望重的大音樂家,他為奧地利王室願效犬馬之勞超過半個世紀,其中36年壹直被委任以宮廷樂長的重任,社會地位顯赫,來往交接不外乎權貴和文化界名流。凡是牽涉到1775年以後維也納音樂生活的大事,幾乎處處都能感受到他的參與和影響。就是這樣音樂權威,死後竟蒙受不白之冤,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逐漸流傳壹種謠言,說莫紮特是被他毒死的。好事之徒口口相傳,普希金據此傳說寫成壹部詩劇,而裏姆斯基-科薩柯夫又根據詩劇情節寫成歌劇,謠傳經過這麽幾次藝術加工竟成了千真萬確的事實。薩利列以殺害天才兇手的身份受到歷史的審判,壹百多年以來,遭到人們的唾棄,身被惡名。他創作有40多部歌劇,早期歌劇屬於老式的,但從《阿爾米達》(Armida,1771)起,接受格魯克改革的主張,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事實上,他留下的純器樂作品也不在少數,只是沒有公開發表,未能引起應有的註意。其動聽程度不下於歌劇,風格介於“華麗”和“古典”之間,偶爾還流露壹點“狂飆運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