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腓特烈·威廉三世 改革:

改革背景:

1806年,普魯士在拿破侖戰爭中遭到毀滅性失敗,1807年的《提爾西特和約》使普魯士喪失近壹半領土,並承擔大量賠款,殘存的領土上也駐有法軍。亡國的危機、財政的崩潰,迫使普魯士封建王朝實行改革。改革始於1807年,先後由開明貴族、愛國改革家H.F.K.von施泰因男爵及K.A.von 哈登堡侯爵主持。

政治改革:

1806年普魯士在耶拿和奧厄施塔特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男爵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另外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設立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並發布了《普遍兵役制》。

教育改革:

威廉·馮·洪堡對普魯士的教育進行了改革,他重新改革了普魯士引以為傲的義務教育制度,讓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學。此後,布累斯勞大學、波恩大學陸續建立。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說過“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

教育改革為普魯士遲到的工業化飛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學技術人才基礎,成為普魯士重新崛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