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客船東方之星翻船有多少人員遇難
6月5日,東方之星扶正現場。四根鋼纜從船頂部牽引拉起船身。4日,東方之星輪翻沈事件前方指揮部會議決定,對沈船實施扶正救助打撈方案。據介紹,采用船舶整體扳正起浮方案,能夠盡快地對所有艙室進行排查,有利於在最短時間搜尋失蹤人員,最大限度保護逝者尊嚴。
據現場指揮部消息,截至4日晚18點,長江客輪翻沈遇難人數已經上升至77人,14人生還,仍有300多人生死未蔔。
距離長江客船沈沒已72個小時,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著。據通報,今晚,隨時可能開始船體扶正。那麽,為何此時開始扶正,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現場又進行了哪些救援工作?人民日報客戶端為您梳理解答。
現場已經開展了哪些救援工作?
65歲老人朱紅美被潛水員成功救上岸。
沈船事件發生後,船身整體傾覆,倒扣江中,事發水域水流湍急,再加上當地天氣風雨交加,江水泥沙渾濁,諸多不利因素給救援帶來極大困難。
在重型救援裝備到達之前,現場指揮部確定的救援方案是以潛水員下水摸排為主,同時沿江進行搜索。來自海軍三大艦隊和海軍工程大學、廣州軍區的200余名潛水員先通過敲擊尋找水下被困者,同時救援人員通過鉆孔等方式向船艙內註入壓縮空氣或氧氣。
連日來,數百名潛水員日夜不停加緊搜索,逐層逐間搜尋,每搜尋過壹個房間都要系上紅繩標記,確保不放過任何壹個能找到生還者的機會。
隨著大型救援裝備到達,救援現場初步制定了兩個後續救援方案:壹個是切割開艙搜尋,以最大限度搜尋幸存者,也便於潛水員進入展開救援;另壹個是利用打撈船,將客船的船首和船尾拎起扶正。
同時,交通運輸部發言人徐成光表示,搜尋範圍擴至沈船水域下遊220公裏,截至6月3日,現場投入131艘船艇,各方救助力量達到近2000人,不少當地漁船自發加入到搜尋工作中。
為何沒在第壹時間選擇切割?
3日晚,救援人員對船體進行切割。
3日晚21:37,多名氧割工人開始切割開艙工作,他們在倒扣江面的船底切割壹個約壹平方米的長方形,探查生命跡象。對此,有疑問提出既然切割有助於救人,為何不在第壹時間進行切割工作?
對此,專家指出,船倒扣過來之後是壹個浮體,如果不進行相關固定的話,立即切割會產生壓差,甚至使這個船沈覆,前面所做的工作就前功盡棄。
根據現場的實時情況,進行切割前,需要用500噸打撈船吊起沈船壹頭,保證它的穩定性,從而順利實施整個切割工作。所以,進行切割需要專家經過研判,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展開,並不是說過了48個小時後才想到切割。
此外,在這段時間內,專家和相關人士調取了沈船設計結構圖,對包括船的整個構造、年限等等情況進行翔實的研究,最終確定出三個可供切割區域——空氣艙、汙水井、首空艙,因為這三處氧氣比較集中,生還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潛水員下去救援的難度也會相對減輕壹些。
為何今晚進行船體扶正?
4日晚,救援人員將對沈船進行扶正。
根據前方指揮部會議決定,今晚將實施沈船扶正。
截至今晚九點半,救援已持續72小時。按照國際慣例,把72小時作為生命的標準線,在此之前要千方百計確定有無生命;如果72小時到了,確定沒有生命,再把船翻過來,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在現場指揮救援的中國船級社武漢分社總經理王誌剛表示,開孔是探測生命的最後壹招,如果直接扶正,會對船體內部可能存在的氣艙造成影響,或導致氣體泄漏,特別是對可能幸存的受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長江航道救助打撈局水下檢測中心主任林漢介紹,下壹步打撈沈船的程序是,先用穩船鋼絲將船固定,然後將船扳正,恢復正常狀態,之後再使用塔吊打撈出水。
之所以此時采用船舶整體扳正起浮方案,是為了能夠盡快地全方位對所有艙室進行排查,有利於在最短時間搜尋失蹤人員,最大限度保護逝者尊嚴。整體扶正打撈作業符合行業專業做法和國際慣例,技術較為成熟。根據專業計算和評估,目前沈船現場船舶的起吊能力已經能夠滿足扳正和起浮作業的需求,從全國抽調的潛水、打撈、救助、船體、船舶修造等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將提供技術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