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法官詳細資料大全
恐龍者,巨獸也。暗喻恐龍雖貌似強大,但思維脫節,難以跟上形勢,更脫離社會現實,對受害者毫無同情心。
2010年9月,高雄地方法院法官莊佩君、王俊彥及楊國煜審理壹名6歲女童被抱在被告大腿上性侵的案件,由於沒有女童反抗的證據,輕判被告3年2個月的刑責,引起社會的驚愕和憤怒。輿論中開始出現 “權大但反應遲鈍”的“恐龍法官”稱謂。隨後並引發15萬人連署要求開除法官,社會團體和民間更號召民眾走上街頭,用白玫瑰為象征,呼籲各界抵制 “恐龍法官”。2011年1月5日,臺“法官法”通過初審,增設“恐龍法官”退場機制。 而這次被提名為 “大法官”人選又遭緊急撤換的法官邵燕玲,於2010年在另外壹起3歲女童遭性侵案中,推翻前審徒刑7年2個月的判決,認為“無法證明違反(女童)意願”,甚至建議可將吳嫌依“與未滿14歲男女 *** 罪”減輕判刑,令人側目,引發民眾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