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察哈爾王怎麽叛變的啊
察哈爾因何叛亂
記得在三藩叛亂時候,前方戰事緊張,吳三桂勢如破竹,康熙焦頭爛額之際,卻又後方失火,蒙古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趁火打劫,豎起反旗,直殺到京城附近,萬般無奈之下,康熙接受孝莊的建議,起用老將圖海,搜集八旗家奴,許下多多好處,這才穩住了後方,確保前方無憂。
這個察哈爾部到底是何來歷呢?關於察哈爾部族,在清朝歷史上,也算是曾經轟轟烈烈過。最著名的是兩件事,其壹是這次的叛亂,另壹是在皇太極時期。察哈爾部是元蒙嫡裔,後來是漠南蒙古的壹支,從後金崛起,便壹直與之為敵,直到天聰九年皇太極派多爾滾征伐才結束了長期的對峙。天聰八年,皇太極聯合其他蒙古部落,多次親征察哈爾部,該部終於敗退,首領林丹汗率眾逃往青海,病逝於途中。第二年多爾滾再次追趕此部,林丹汗妻、子不得不投降,並獻上元代傳國玉璽。
察哈爾部又因何在康熙朝要叛亂,重新和清朝為敵呢?
皇太極降伏察哈爾部之後,和他的兄弟子侄們接收了林丹汗的女眷,充實了他們自家的後院。皇太極自己後來的衍慶宮淑妃和麟趾宮貴妃即為林丹汗的大福金囊囊太後和竇土門福金。為了安撫察哈爾部族,皇太極還把自己的次女,孝端皇後的長女溫莊公主瑪咯塔嫁給了林丹汗的長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婚禮相當隆重,之後又賜額哲為親王,並為他們建造府第。
壹方面籠絡察哈爾,用軟的柔情政策,另壹方面在政治上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控制察哈爾,賜為親王,但不給予紮薩克權力,由朝廷統壹管理旗務,本著“權爵分離、直接管理、編騎入冊、褫多兵權”的原則來治理。但是察哈爾因為自己大元帝國的嫡裔身份,壹直做著恢復蒙古帝國的美夢,豈能甘心臣服於清?額哲比較安於本分,但是不久就生病而亡,只留下壹個繈褓中的女兒。四年之後,守寡在家的溫莊公主又奉命嫁給了額哲的弟弟阿布奈,並與之生下兩子:布爾尼(後來起兵叛亂那位)和羅蔔藏。雖然如此,但是阿布奈顯然不似自己的哥哥額哲那樣恭順,他從成吉思汗那裏繼承而來的高貴血統,讓他桀驁不馴,不甘心從此成為滿清的奴仆。他開始在自己的部落裏重新定義自己的權威,開始漸漸要脫離清朝的控制,即使在公主活著的時候,也盡可能地不與清朝合作。在順治駕崩和康熙登基兩件大事中,他都沒有前往,不去祭奠,也不去朝賀。也許是礙於溫莊公主的情面,朝廷(其實該是孝莊)並沒有做出什麽行動。康熙二年三月,長期處於夾縫中生存的溫莊公主終於不堪重負,早早離開了人世。這對於阿布奈來說,不啻是壹件喜事,終於擺脫了朝廷的枷鎖,於是他很快就重新續了弦,並且把本該陪葬給公主的珍寶也拿來用來哄自己新娶的福金開心,甚至把公主所生的小兒子送給自己已然分家而出的長子撫育,看都不願意看見他。從此和清朝完全脫離,劃清界限,再不朝覲。
康熙八年,禮部請封外藩蒙古諸王妃,朝廷才把怒氣發泄出來,專門下旨“察哈爾阿布奈親王之妻著停封,余如議。阿布奈系出征所獲之人,乃尚以固倫大長公主,命為親王。恩遇優渥,較之在內諸王及在外蒙古諸王,止有太過,並無不及。乃在外諸王貝勒等,每年俱來問安,年節來朝。阿布奈竟忘恩養,八年以來,不壹朝請,且每年譴人存問公主所生之子,頒給恩賜,阿布奈猶不親身壹問太皇太後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奈理應撫養,乃交於已分家之長子,更屬何心?此等情節,著理藩院嚴察議奏”。
清廷終於忍無可忍,抓住時機,開始發難,八年五月理藩院遵諭復議:“阿布奈無藩臣禮,大不敬。應論死,革去王爵,不準承襲。”康熙當時已經除去鰲拜,開始總攬朝政大勸,壹慣的仁心使得他免除了阿布奈的死刑,“著革去親王,嚴禁盛京”。阿布奈瞬間成了階下囚。康熙為了安撫察哈爾部族,恩準公主的長子布爾尼承襲了親王爵位,並把安親王嶽樂收養的貝勒博洛的女兒封為郡主嫁給了布爾尼。雖然布爾尼的父親不撫養他的弟弟,但是這絲毫沒有引起他的憎恨,或者是生來的高貴血統,讓他和父親壹樣擁有夢想和野心,他絲毫沒有感激康熙的恩情,反而積聚力量,蓄勢待發,他要為自己的父祖復仇。
機會終於來了,康熙十四年三月,布爾尼趁著朝廷全力在南方平叛,無暇北顧的機會舉兵謀反。他要毀滅清朝,致康熙於死地,解救自己的父親,完成察哈爾的夢想。可惜,天不我與。溫莊公主雖然去世了,她陪嫁過去的家人還有很多。溫莊公主府的管家辛柱,雖然隨公主去了蒙古,但始終是壹顆滿人的心。當他發現布爾尼的陰謀後,立刻派遣自己的弟弟,千裏疾馳快馬趕進北京城報信,使康熙贏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很快布爾尼的陰謀就被挫敗,在圖海的大軍前潰敗。布爾尼和弟弟羅蔔藏也被朝廷大軍射死,年幼的兒子被軍前正法,這下斬草除根,朝廷沒有再給自己留下後患。被囚禁著的阿布奈也被朝廷實行了絞刑。
察哈爾的叛亂來得快去得也快,卻給了朝廷壹個徹底分化鏟除他們的機會。從此後,察哈爾蒙古作為壹個實體再不存在,他們被從東北遷移到多倫諾爾壹線,不再設首領,直接歸屬於朝廷理藩院管理。草原上不落的太陽終於隕滅。大元蒙古的嫡系子孫從此退出歷史的舞臺,不再具備爭奪下天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