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法定婚姻應降到多少歲?
“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引熱議
近日,某經濟學家發文稱,我國結婚率從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隨後逐年下降,2020年結婚率下降到5.8‰;離婚率從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齡大幅推遲。
他就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建議: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其中,“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這壹觀點引發網友熱議,並登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表示“建議的幾條前面說挺好,早婚的這條就算了,糊裏糊塗結婚,離婚率只會更高”。
還有網友認為“不支持改,20歲都早了”、“法定結婚年齡降了有啥用,生育率又不會提上去”、“年輕人不結婚是因為生活壓力,還是應該盡快提高居民收入”。不過,也有人持贊同觀點,認為“確實應該降低”、“支持18歲結婚”……
隨後,該專家再次發文稱,最近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引發社會討論和爭議,其實這是很常識的問題,中國法定結婚年齡男性22歲、女性20歲,日本男性18歲、女性16歲,美國男性18歲、女性18歲,印度男性21歲、女性18歲,德國、法國、加拿大、墨西哥等男性18歲、女性18歲,可見中國法定結婚年齡偏大,影響年輕人婚姻、生育等壹系列問題。
他表示,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輕人口的迅速萎縮,已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門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積極出臺相關政策降低年輕人的結婚生育成本。此外,社會各方也需要引導年輕人樹立積極的婚戀觀,***同關心適婚人群的婚姻問題,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幫助更多的單身青年走進婚姻、建立家庭。
我國面臨出生人口減少等現實問題
事實上,“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建議並非第壹次出現,此前也有人提及,如今再次引發關註。這背後,是我國生育率的走低和出生人口的減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據悉,這也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分析表示,2022年我國人口總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於出生人口減少。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另外,已公布人口數據的部分省市去年出生人口數較2021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體來看,甘肅省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21.1萬人;重慶為19.2萬人;江西為32.5萬人;青海為6.3萬人,貴州省出生人口為42.5萬人。2021年上述5省市出生人口分別為24.16萬人、20.83萬人、37.70萬人、6.7萬人和46.92萬人。
“出生人口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育齡人群規模縮小,特別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齡人群大規模縮小。”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崔樹義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采訪時表示。另外,宏觀環境的變化,生育觀念的轉變,以及生育成本偏高等現實問題,也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率。
多地探索育兒補貼制度
面對生育率下降等問題,2021年6月,《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印發,明確指出,當前,進壹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義。
地方層面,更多省市陸續開始探索育兒補貼制度。
1月10日,深圳市衛健委發布《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按照差異化遞進式對市民發放育兒補貼,生育第三孩累計補貼1.9萬元。
濟南市發布公告,落濟南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於202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
稍早之前,雲南省印發《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新出生並戶口登記在雲南的二孩、三孩,分別發放2000元、5000元的壹次性生育補貼,並按年度發放800元育兒補助。
湖南省長沙市對依法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增加1套購房指標,根據家庭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夫妻雙方***同依法生育三個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壹次性育兒補貼1萬元。
中國網財經註意到,在各地生育補貼政策上,雖然也有部分地方疊加住房等方面的傾斜政策,但更多的是進行現金補貼。
對此,崔樹義分析稱,因為現金補貼的方式最直接,看得見摸得著,操作起來也更簡單,大眾也更容易接受。
對於現行的生育補貼力度所能起到的效果,崔樹義表示:“目前很難判斷,至少短期內不會起到很明顯的作用。”他分析,壹方面,考慮到目前實際的生育成本和所投入的精力,壹般的家庭不壹定會因為每月幾百元的現金補貼就去生育孩子;另壹方面,延長產假、增加陪護假等措施對於大量自由就業者、個體戶上的打工人來說,作用並不明顯。此外,政策的顯效,也需要壹定的時間。
不過,崔樹義也表示,生育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下降,是壹個自然規律。及時關註生育率下降問題並采取壹定的政策措施是好的,但不必過於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