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1、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先行放開,債券市場利率以及部分存貸款利率也隨後相繼放開。

2、1999年10月,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進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至此,貨幣市場和債券利率已經基本放開,貼現率也在逐漸放開中。

3、2000年9月21日,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2003年11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大額後小額)。

4、2003年以後,不斷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範圍,存款利率的改革也在進行中。

5、2004年10月29日,不再設置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至此,我國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基本過渡到“上限放開、下限管理”的階段;人民幣存款利率則實現了“放開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標。

6、2012年6月7日,存款利率浮動區間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調整為基準的0.8倍,7月5 日,將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調為基準利率的0.7倍,兩次浮動區間的調整,拉開了利率市場化最後攻堅戰的序幕。

7、2013年7月20日起,放開貸款利率下限,至此,對貸款利率的管制全面放開,接下來就剩存款上限了。

8、2014年11月12日,下調基準利率,人民幣存款浮動區間改為基準利率的1.2倍。2015年4月10日,擴大到1.3倍,5月11日,擴大到1.5倍。當然,利率的市場化不只是擴大浮動區間,我國近來的壹系列政策都是為日後的利率市場化鋪路。

9、2015年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存款保險條例》,銀行壹旦破產,儲蓄額小於50萬的儲戶由保險公司賠償,這壹條例的頒布告訴我們,存款也不壹定是保險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為民營銀行的發展鋪路。

擴展資料: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積極影響:

1、讓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

金融機構采取了差異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融資變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2、增加金融機構獲利能力

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後,壹些金融機構可能會上浮貸款利率,那麽,就能夠獲得更多貸款利息收入,為銀行增加更多獲利能力。同時,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嚴格貸款條件,對於發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業優先貸款,這樣也可以進壹步減少不良貸款。

3、提高信貸質量

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後,金融機構會給優質客戶創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質量不高的客戶收益下降,風險較大且信譽度低的客戶將退出信貸市場。

4、更有效地吸引閑置資金。

利率市場化或再擇機有序放開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後,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納閑散資金,把社會上閑置的資金很好地利用起來,如果利率上漲,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戶閑置資金,利率市場化以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利率,適當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吸引到更多數量的閑置資金。

5、有利於信譽好的客戶

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也更加嚴格審核貸款人的信用狀況,信用好的貸款者將更多受到青睞,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款利率壹般會提高,貸款利率則會下降,老百姓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促進信用體系向前邁進壹步。

6、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之間競爭會增強,壹些銀行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為了維護整個市場穩定,或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7、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壹步提高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有利於農村信用社自主定價,有利於統壹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政策,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環境,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壹步創新與提高。

8、加速銀行升級

利率市場化,資產定價將更加透明,商業銀行利息差有利於競爭,經營模式轉型壓力增加,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壹步升級。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利率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