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褲的字義是什麽

褲的字義是什麽

褲,kù。形聲。從衣,庫聲。本義:褲子。古指套褲,今為成人滿襠褲及小兒開襠褲的通稱。

壹、基本字義: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壹般有褲腰、褲襠、褲管。按褲襠縫合與否,可分為滿襠褲和開襠褲;按褲管過膝與否,又分長褲、短褲。

二、字義淵源·:“古褲”有二:壹為褲;壹為惲(裈)。

1、《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誇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

2、《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壹。

3、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註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註》: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壹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壹作裈,亦有問題。

4、裈,《釋名》曰:“裈,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註曰:“合襠謂之裈,最親身者也。”段註說文,裈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裈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裈。”皆以裈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裈為合檔,段且謂裈即犢鼻裈,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