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ATP熒光檢測儀的ATP方法使用和評價
ATP熒光檢測法能在十幾秒內實現檢測,它大大提升了傳統細菌培養法24-48小時的工作效率,ATP方法的實現包括儀器、試劑和如何使用三大要素。 是影響準確性和壹致性的關鍵之壹,可按照<<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附錄A(規範性附錄)采樣及檢查方法>>等規範要求再參照手持式ATP儀說明書采樣、檢測、計算得出結果並記錄報告。采樣:(面積類)將ATP拭子采樣棒壹支在物體表面或雙手指曲面從指跟到指端來回塗擦個兩次(壹只手塗擦面積約30cm2),並隨之轉動采樣拭子。(體積類)將ATP拭子采樣棒壹支在待測液體充分浸濕。檢測:將拭子放入手持ATP儀,獲得被測樣本與細菌汙染程度相對應的ATP生物熒光值,得出菌落數指標(詳見下文操作步驟及定標評價)。另外天隆牌ATP儀自帶的專用軟件能自動將ATP熒光值儲存、處理和傳輸。
以上取樣、檢測全過程在1分鐘之內快速完成,比起24-48小時的傳統細菌培養優勢巨大。細菌數量與細菌內所含ATP量有明確的相關性,通過檢測ATP含量可間接得出細菌數量,即ATP熒光檢測儀檢測結果顯示的發光值——相對照度單位RLU讀數與常規細菌培養法結果菌落數CFU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兩者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因此這也是ATP熒光法細菌檢測的理論基礎。舉例來說,某食品加工廠上班前使用ATP檢測儀對生產工人進行手衛生檢測,檢測值<80RLU合格參考值時,判定洗手消毒合格;檢測值≥80RLU合格參考值時判定洗手消毒不合格,需要重新洗手直至滿足規定的合格參考值才能上崗工作,合格參考值(如80)的確定需科學合理,不同應用場合不建議規定統壹的參考值,須根據不同品牌ATP熒光儀、ATP試劑、被測對象潔凈度不同要求等具體情況和對壹定量的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