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用牛糞種植雙孢菇的技術?
雙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市場上比較走俏。若用麥草、牛馬糞做原料栽培雙孢菇,投資少,效益高,有推廣價值。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建菇房。選擇地勢高燥、水源充足、坐北向南的地方建房。房寬2.4米(兩床)或4.5米(三床),長度依地形而定,具體搭建方法與壹般平菇塑料棚相同。為了提高栽培面積,兩邊擋土墻可適當加高,用木棍搭起簡易床架,鋪上玉米稭、葦箔等,可栽2~3層,層間距60厘米。
2.培養料的堆制和發酵。①備料。按100平方米需幹麥草1500千克、幹牛糞1000千克、尿素15~20千克、過磷酸鈣37.5千克、生石膏粉40千克、碳酸鈣45千克、生石灰20千克備料。
②建堆。7月中下旬進行,建堆前2天應對麥草、牛糞預濕,濕度為:手握牛糞,指縫有4~5滴水;用手將麥草扭曲時,有水滴下。按南北向堆料,堆寬2.5米、長7~8米、高1.5米,***7層。第1層先在地上鋪30厘米厚麥草,然後撒尿素(占總量的1/7),再撒上150千克牛糞,第2~7層麥草厚度為20厘米,牛糞鋪2~6層,每層100千克,剩余全部蓋在第7層,尿素每層用量同第1層。建堆後溫度上升可達75℃,5~6天後堆溫下降。
③翻堆。建堆7天後,第1次翻堆加生石灰15千克(剩余撒床面)。第2次加生石膏粉,堆寬縮小為1.5~2米,長度為7米,高度不變。第3次加過磷酸鈣,如果料溫超過60℃,隔1.5米設壹排氣孔。第4次加碳酸鈣(總量的2/3)。第5次調酸堿度使pH值為7.2~8。
3.播種。菇料進房前1周,用1.2%硫酸銅或500倍多菌靈對菇房全面消毒。然後搬料進房,鋪15~20厘米厚,待料溫降至28℃以下,料內無氨味時播種。每平方米用1~1.5瓶菌種,先將用量的2/3均勻撒在料面上,用手抖動料面,使菌種下沈3~5厘米,再把剩余的菌種撒在料面上,用木棍輕輕拍平即可。
4.播種後的管理。①溫濕度。播後3天內以保濕為主,菌絲生長適溫20~25℃,相對濕度70%~75%。
②覆土。播種後13~15天左右(菌絲吃料2/3)進行覆土。土質以壤土或黏壤土為宜,每100平方米需3~3.5立方米。粗土粒徑為1~1.5厘米,占2/3;細土粒徑為0.3~0.5厘米,占1/3,混合後覆土用。土中加入剩余的碳酸鈣和0.25千克敵敵畏,對水噴勻,拌勻,土粒濕度以搓得圓、捏得扁為準,然後用薄膜蓋24小時。覆土時,料面土厚度為3~3.5厘米,要求壹致。
③覆土後的管理。覆土後前3天調節土壤濕度,使含水量達16%~18%,即粗土沒有白心,搓得圓,捏得扁,無裂縫:細土捏扁時會裂開。覆土後半月左右,部分菌絲變粗,形成豌豆大小子實體時及時噴結菇水,壹般1~1.5千克/平方米(根據菌料而定),分2天進行,每天噴3~4次,然後通風1~1.5小時。6天後子實體長至黃豆大小時再噴1次出菇水,壹般0.25~0.5千克/平方米。10天後按出菇量噴水,多菇多噴,少菇少噴,噴後通風30分鐘。覆土半月後,子實體生長適溫13~18℃,相對濕度90%左右。
④采收及采收後的管理。當菇蓋長至2~4厘米,未開傘前采收。本潮菇結束後,及時清除菇料面上的死菇及殘留菇根,用粗細土補平孔洞,重噴1次水,等待下潮出菇。
⑤越冬及春季管理。菇棚越冬要加固,防備大雪壓塌。對菇床進行 1次松土,增蓋1厘米新細土。翌年驚蟄前,檢查料內含水量,每平方米撒50克草木灰,噴水潤濕。驚蟄後3天內噴灑1000倍敵敵畏,並在通風處掛上敵敵畏藥物布條防止蟲害發生。氣溫回升後的管理與秋季覆土的管理相同,采收至6月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