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暴走媽媽”,割肝救子後,現狀如何了?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暴走媽媽”,割肝救子後,現狀如何了?

引子

母愛永遠都是無私且偉大的,從古至今在人類的歷史上有無數人歌頌母愛贊揚母愛,這是壹種崇高的精神,在自然界中不僅僅是人類,甚至包括其他生物都有這種本能,都知道要呵護自己的孩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有過很多關於母愛的歷史事件,比如說非常著名的孟母三遷,作者在《孟子題詞》中描述了這樣壹個偉大的母親形象,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壹個好的環境下成長,竟然不惜接連搬家三次,最終將孟子教育成壹個偉大的思想家。

除了這件事之外,在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弘揚母愛的贊歌,其中非常著名幾乎人盡皆知的當屬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描寫母親在孩子臨行前縫衣服這件小事,歌頌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全篇並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但卻感染了壹代又壹代中國人,在千百年的歷史上被廣為傳頌,成為壹首著名的詩篇。

2003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壹個全新的欄目,讓觀眾以投票的方式選出這壹年最讓人感動、最激動人心的人物或團隊,描述他們過去的經歷,宣揚壹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壹節目被人稱為“中國人民的年度精神史詩”,而這個節目就是“感動中國”。

在這壹節目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身影,既有那些為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也有那些馳騁在賽場上的體育運動員,還有那些身份普通的平民大眾,不管他們的身份是什麽,他們都做出了許多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感動了壹個又壹個人,最終被評選為感動中國人物,在11年前,有壹位普通家庭的母親,她為了拯救自己兒子的性命,寧願捐獻自己的肝臟,她就是陳玉蓉。

陳玉蓉本來有壹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她和自己的丈夫結婚之後,每天積極樂觀的在外面工作,家裏還有壹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然而這壹切卻在1991年發生了變化。這壹年,陳玉蓉唯壹的兒子葉海斌被查出患上了極為罕見的肝豆狀核病變,這是壹種先天性疾病,壹旦患上這個病就意味著肝臟無法自主排出人體內的銅元素,這樣下去會導致人身體內銅元素淤積,最終影響身體各器官,最後很有可能會因為器官衰竭死亡。

自從葉海斌被查出患上這個病之後,他們壹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陳玉蓉和她的丈夫每天都要在外努力工作賺錢,要不然難以維持高昂的治療費用。葉海斌因為這個病變得口齒不伶俐,無法繼續在學校讀書,只能夠在家休養身體,但好在陳玉蓉的照料非常貼心,葉海斌的病情逐漸有了好轉,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葉海斌成年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永遠讓父母贍養,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去外面找了份工作,還在他人的撮合下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眼看日子已經逐漸步入了正軌,在這個關鍵階段葉海斌卻再壹次病情惡化,在外面工作的他突然吐血不止,被緊急送到了醫院。

陳玉蓉得知這件事之後立刻趕到了醫院,然而卻聽到了壹個她不願意相信的消息,自己的兒子正在重癥病房裏生死未蔔,必須要換壹個肝臟才能夠延續他的生命。陳玉蓉聽了醫生的建議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決定捐獻自己的肝臟,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醫院做了檢查之後醫生發現陳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病變細胞占據了絕大部分,這樣是不可以做肝臟捐贈的。

然而這個家庭只有陳玉蓉能夠做這壹手術,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在病床上受苦嗎?陳玉蓉並不打算放棄,這位平凡的母親在自己的心中制定了壹項偉大的計劃——暴走減肥,讓自己的肝恢復原樣。陳玉蓉生活的小鎮有壹個巨大的堤壩,繞著走壹圈就是5公裏,陳玉蓉每天早上起來走壹次,晚上睡覺前走壹次,每天固定暴走10公裏,除此之外每天還花上大量時間用來鍛煉,幾乎從來沒有吃過肉食,就這樣堅持了半年之後,陳玉蓉的體重大幅下降,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她的脂肪肝消失不見了,陳玉蓉通過這半年的努力完成了壹個醫學上的奇跡。

肝移植手術順利完成,葉海斌在自己母親的幫助下重獲新生,陳玉蓉做完手術之後身體狀況也十分良好,壹家人終於幸福的團圓在了壹起。時光飛逝,那位割肝救子,感動中國的“暴走媽媽”,現狀如何?當地電視臺曾經去過他們家采訪,無論是葉海斌還是陳玉蓉的身體狀況都非常好,壹點都看不出來在十年前曾經患過那麽嚴重的疾病,尤其是陳玉蓉在那件事之後還愛上了暴走,每天都要走上幾公裏,在這個愛好的幫助下她的身材保持的也非常好,避免了很多因為體重可能產生的中老年疾病。

結語

通過走路減掉自己的脂肪肝,這件事聽起來簡直就是壹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位平凡的母親因為救子心切,在強烈的母愛驅使下完成了這壹壯舉。古人曾說子女像小草那樣的孝心難以報答母親的恩情,我們應當時刻謹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父母,讓這份愛互相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