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和《東宮》相比,哪部劇更能戳中人心?
《步步驚心》和《東宮》相比,《步步驚心》更能戳中人心。
若曦穿越到清朝,她願意嗎?不願意。
好朋友被迫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她都沒有辦法為他鳴不平,所有人都叫她閉嘴,認為婚姻由父母定是非常正確的,沒有人理解她。因為封建的父權君權完全淩駕於個人意誌之上,除了若曦,所有人都默認並遵守這壹點。
愛上老八,希望老八可以放棄皇位角逐,這是保老八,也是自保。但是老八不聽,不願意為了美人放棄江山。無奈,她不想落得個圈禁的下場,只能放棄老八。
愛上老四,壹方面是因為愛情,另壹方面也是為了自保。老四能跟她坦誠自己想要皇位,這說明老四的確是愛她,所以她淪陷了。
因為被蒙古王爺看重,太子開始打她的主意,她整天提心吊膽最後不得不在大冬天淋冷水讓自己生病以逃避太子的求指婚。老四因為害怕皇帝懷疑自己想當太子,不得不跟她斷了關系,即使已經算是全書全劇裏最愛她的男人,依然會為了自己的前程與政治生命放棄她。
老四繼位,她被放出來,已經是物是人非。當時她只有三十歲,卻跟十三壹樣壹身的病,太醫說“積重難返”,只能活十年。她自從進宮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再擔心,擔心自己的命運,擔心所有親人好友的命運,因為她深知“封建社會是吃人的社會”這個道理,更加的向往自由的天地,做夢都想出宮,所以才會有“有人漏夜赴科場,有人辭官歸故裏”的感嘆。
她親眼看著最好的姐妹,曾經雪中送炭的姐妹被自己的愛人蒸死,曾經欺負過她的太監被老四搞死。她真真切切的體會到身邊人的心狠手辣,以及權利鬥爭的妳死我活。
得知是因為她當年提醒老八的幾個名字才讓十三十年圈禁,徹底崩潰,她的無心之失,害了她在這個世界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知己。在十四和老八的幫助下,最終得以出宮,自此,直到死都沒有再見到老四,直到死都以為老四還在怪她,不肯見她。
她的死,是壹種解脫,但這還不夠,她要徹底解脫,所以才對十四說,要火化,找壹個有風的日子隨風飄散,“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想在這個世界留下壹絲痕跡,也不想再遇上這輩子認識的所有人。
若曦,終其壹生都活在恐懼憂思之中,愛的兩個男人都會為了皇位放棄她,知己因她獲罪,好友被愛人處死。她唯壹的壹絲光,是十四,但是這壹絲光,完全沒有辦法驅盡她人生的陰霾。
《步步驚心》有壹個鏡頭拍得很好。老十生日那天,阿哥們群像,若曦視角,前壹秒是輝煌閃耀天之驕子,笑得恣意張揚,後壹秒就是黑白畫面的階下囚,蓬頭垢面歷盡滄桑。
封建社會君權父權大如天,勝者為王敗者寇。奪嫡之戰背後盡是血腥,是兄弟鬩墻骨肉相殘,父子不像父子,兄弟不像兄弟,全是仇人。
《步步驚心》看似瑪麗蘇,但真的寫出了那句話:封建社會是吃人的社會,金碧輝煌的宮廷其實是最見不得人的去處。
縱觀所有瑪麗蘇劇,哪個女主有若曦混得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