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頭設計的發展史
壹、片頭的發展歷程從制作技術角度來說,欄目片頭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原始手工制作是美工人員在畫紙上手工設計出美術字幕、圖案圖標後,運用專業電視攝像機拍攝下來,再於編輯機上對編。這種方法工作效率極低、耗時耗力;字幕機制作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電腦圖形圖像技術結合電視信號處理技術的字幕編輯方法。制作人員可以從電腦中多達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字庫裏挑選適合欄目特征的字型、字體進行字幕設計,還能夠從電腦豐富多樣的美術圖庫中采集適當的畫面及活動素材,作為畫面背景的點綴設計,使片頭增加了藝術美感;
三維動畫制作是電腦高新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計算機圖形圖像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原理融入繪畫、攝影等藝術門類的專業表現技巧,在電腦中營造具有三維空間感的虛擬物體和場景,然後設計運動路徑,使虛擬物體自由運動,再設置虛擬攝像機位、虛擬燈光等,搭建成虛擬的攝影棚。片頭無論在表現形式上、觀眾認同度上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三維及非線編合成吸收字幕機及三維動畫的優勢,精化系統硬件、簡化操作界面,從而大大降低了系統的造價和操作難度。它的表現形式類似三維動畫,觀眾認知習慣自然,是目前采用範圍較廣的壹種電視片頭制作手段;
三維及膠片制作是近幾年新出現的創作方式。雖然三維動畫制作、非線編合成為主流,但其情感訴求能力較弱,畫面尚顯生硬。采用電影膠片與三維動畫結合生成制作的片頭,畫面形象豐富,色彩亮麗自然,親切感人。但這種形式花費較大,目前尚未普及。
總之,片頭的發展史就是不斷揚新棄舊、逐步完善的過程。任何壹種新的制作技術的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