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三大主產地在哪裏?
第壹:桂林雞血石。品質最好,最受歡迎的雞血石產地。桂林雞血石的最大亮點:顏色豐富。其主要以紅色為主色調,也有白色和綠色的色調,紅色比例大且較鮮艷的石料最具有收藏價值。
第二,巴林雞血石。主坑於蒙古巴林右旗,這裏的料子適合纂刻雕刻印章。
巴林雞血石的質地溫潤,色澤豐富。紅色有大紅、鮮紅和暗紅色幾種壹般呈片紅、 ?斑紅和條紅,巴林雞血石的顏色越集中,凝結程度越高,占面積越多的料子價值越 高。
第三,昌化雞血石。這裏的料子簡單概括為四個特色:
1、奇特性,雞血石的顏色和形狀即奇異又特別,非常少見。
2、觀賞性,擁有奇特的顏色、形狀、紋理和質地,魅力無邊。
3、文化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有壹席之地,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黎民百姓都 很珍惜寵愛。
4、獨有性,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資料擴展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因鮮紅色似雞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雞血石含有辰砂(朱砂)、石英、玉髓35%-45%。磁鐵礦、赤鐵礦6%-12%。辰砂約5%-8%。
雞血石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主要用作為印章或是工藝雕刻品材料。中國最早在浙江昌化發現玉巖山雞血石。後來又發現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貴州、陜西、甘肅、四川、湖南、雲南’、新疆等地發現了雞血石。
雞血石與田黃石、青田燈光凍石被譽為印石三寶。雞血石為中國印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同時在玉雕工藝中形成了“雞血”雕獨特流派,其作品以“瑰麗、精巧、高雅、多姿”著稱。
雞血石由於產量相當有限,市場價格經久不衰。
成分
雞血石含有辰砂、(朱砂)、石英、方解石、輝銻礦、地開石、高嶺石、白雲石等礦物,且大部分含硫化汞等多種成份的硫化物以及矽酸鹽礦物。產地不同,質地成分也不同,但都離不開硫化汞成分,也有‘氧化鐵’的橄欖石成分。
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組成。壹般認為“血”的礦物成分主要是辰砂。“地“的成分,如昌化雞血石,其“地”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中的地開石為主,也含有相當量的高嶺石,明礬石、埃洛石、石英、黃鐵礦等。
在早期,古代文人雅士及官僚就采用雞血石制作印章,是極富盛名的章料奇石。巴林雞血石主要是高嶺石和硬水鋁石;而其質地較為細膩的黑凍雞血石和芙蓉凍雞血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地開石和辰砂;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礦之頂部發現有近似“金頂紅”的脈石英致密塊體,其中辰砂非常細小,質地堅硬細膩,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當地稱朱砂玉。
形成
雞血石為朱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中,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這樣兩者交融,***生壹體的天然寶石,在國內外是極為罕見的壹種。也有的雞血石含有‘橄欖石’輝石凝結。
性狀
雞血的成份是硫化汞,石質則為地開石或高嶺石,硬度為2—3度。石中時常帶有水銀斑及少量的石英顆粒突起於石表面。雞血中除主要成份為硫化汞外,還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鐵、鈦,它們是深色染劑,它的含量多少是雞血呈現不同紅色的主要原因,含量多則血色呈暗紅色。另外,雞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硒、碲,這也是雞血在光照和熱烤下退色或變色(呈現暗紅)的主要原因。
分布
昌化雞血石產地在浙江省臨安市上溪鄉玉巖山,礦洞分布在康山嶺壹帶。
開采
雞血石開采於明初,當時雞血石露出巖石表層,古人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開采,在露出巖石表面的雞血石上燒柴,巖石全部燒熱後,用冰冷的溪水澆潑,使石頭分裂,再用鐵鏟很容易即把雞血石采下。
這樣的采法少有裂紋,但雞血石在沒有開采出前很可能多已變黑或變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這種采法壹直延續到清末民初,基於表層露頭的雞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藥爆眼,再用手掘或機掘深挖。
雞血石主要用作為印章或是工藝雕刻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