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結婚證怎麽查詢
1. 在支付寶搜尋“國家政務服務”,點壹下“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並進入;
2. 進入小程序後,將左上方的定位改為結婚證申領所在地,譬如結婚證在陜西省領取的,就設置為陜西省;
3. 點登錄,登錄完,在平臺首頁下滑會出現“我的證照”版塊,點選“添加證照”;
4. 選中“中華人民***和國結婚證”,如果是已婚狀態,會看到“授權關聯”的字樣,授權了就會有壹張電子結婚證;如果是未婚,會有“您暫無可關聯的卡”的提醒。
壹、結婚證是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簽發的證明婚姻關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書。結婚證正本壹式兩份,男女雙方各持壹份,其式樣由民政部統壹制定槐薯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壹印制,縣、市轄區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加蓋印章,結婚證書須貼男女雙方照片,並加蓋婚姻登記專用鋼印。舊式婚姻登記證可繼續使用至2004年6月30日,自2004年7月1日起,中國各婚姻登記機關不再使用舊證。早年間的婚書的質地有宣紙、硬本、絹面、毛邊紙等,以手書居多,1912年後改用油墨印刷,詞藻華麗優美。1949年以前,中國民間的婚嫁習俗壹般沿習舊制,聯姻的關鍵不是男女當事人同意,而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時的婚書上介鉛塌紹人、主婚人、訂婚人、結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寫出來,有的還要寫清楚訂婚或舉行婚禮時的飯莊,各種名稱排了長長壹串。婚姻已由當事人自己做主,婚書也變成體積小巧的結婚證。
二、中國建國後,婚書已變為體積小巧的結婚證。1950年的結婚證只有兩個巴掌大的薄紙片,上面除結婚人的姓名、年齡、籍貫、簽名,以及證婚人的簽名外,沒有任何絢麗的圖案。封面有這樣壹段話:我倆本中華人民***和國婚姻法之精神,自願結為夫妻,平等相待,互愛互敬,互相幫助,互相扶養,和睦團結,勞動生產,撫育子女,為家庭幸福和新社會建設而***同奮鬥。從1952年到七十年代末,結婚證上都印有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的圖案,而在1952年至1959年的結婚證上,還有和平鴿的圖案。稻穗、棉花也是當時結婚證上的主角,這反映當時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三、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法制的逐步完善,結婚證不再是夫妻兩人壓在箱底的婚姻紀念品,而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律文書。人們使用結婚證的次數日趨增多,於是結婚證手螞也隨之“返璞歸真”,逐步取消了復雜的圖案,並由獎狀式變為護照式,方便結婚人攜帶。以前社會上有壹種傾向,認為結婚是喜事,就應紅紅火火的,結婚證要選大紅色,而這種大紅色的結婚證,信息化程度很低,不太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2004年啟用的結婚證顏色和規格都做了改變,並增加了證書的高科技含量。結婚證書上的花是牡丹花。2018年9月28日,在和支付寶合作的“江蘇政務”小程序2.0版本中上線了電子結婚證功能。2019年8月6日,支付寶宣布,福建、江西、江蘇、浙江、重慶5省市上線電子結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