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思畫竹的手法與()最為接近。
柯久思畫竹的手法與(A)最為接近。
A.文同
B.吳道子
C.唐寅
D.徐渭
柯九思尤善畫墨竹,發展了墨竹畫鼻祖文同的畫法,別開生面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融於畫法之中,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即顏真卿)撇筆法,這是卓越而獨特的創造。柯九國筆下的墨竹各具姿態,曲盡生意,新竹拔地而起,枝茂葉盛,欣欣向榮。
老竹稍稍倚斜,枝葉扶疏,勁節健骨;幼竹奮發向上,稚葉初長,充滿朝氣。正如元朝國子祭酒劉鉉所贊嘆的晴雨風雪,橫出懸垂;榮枯稚老,各極其妙。此外,明朝劉伯溫、清朝乾隆皇帝對柯九思的墨竹都有題詠之作。柯九思,字敬促,號丹丘生,別號五雲閣吏。
其父柯謙,曾任翰林國史檢閱、江浙儒學提舉,是元朝仙居較為顯揚的壹個官宦。柯九思受其父的影響,自幼愛好書畫,聰穎絕倫,被視為神童。柯九思出生在群山簇擁、碧溪環繞的今仙居縣田市鎮柯思嶴村。
也許是自幼飲神龍瀑之甘泉,受括蒼山秀靈之氣熏陶之故,長大後,柯九思才華橫溢,藝冠畫壇,成為元代著名書畫家。
人物介紹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
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從表兄,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