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天利38套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全國卷二)語文試題答案

天利38套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全國卷二)語文試題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試題卷

語 文

第壹卷

本卷***10小題,每小題3分,***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項符合題目要求。

壹、(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壹組是

A.泊車(b6) 稱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彈丸之地(dàn)

B.蒼穹(qióng) 摻和(cān) 單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夢魘(yǎn) 本埠(bù) 黑魆魆(xū) 燕頷虎頸(hàn)

D.祝禱(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壹時(cào)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A項“唱主角”的“角”應讀jué;B項“摻和”的“摻”應讀chān;D項“名噪壹時”的“噪”應讀zào。故答案為C。

2.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便用不恰當的壹項是

A.這名運動員看上去壹副弱不勝衣的樣子,實際上,他身體健,骨骼強健,耐力

和速度非壹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領域的頂尖專家,我們請大家來,就是想聽聽各位的高見,大

家不必客氣.就姑妄言之吧。

C.他閑來無事,就經常上網發壹些飛短流長的帖子,結果不僅弄得與同事鄰裏的關

系很緊張,甚至還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雖早就覺察到安安祿山有反叛之心,但並沒有及時除掉他,反而放虎歸山,

讓他出任範陽節度使,這未免有點蹊蹺。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熟語。A項弱不勝衣;勝,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連衣服都承受不起。C項飛短流長: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D項放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上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三項都使用正確。B項姑妄而言之:姑且隨便說說,不壹定有什麽道理,多用做自謙,用來說比爾納不恰當。故選B.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壹句是

A.隨著“天河壹號”的問世,我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能夠研制運算速度為每秒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的國家,在這壹重要科學領域中躋身前列。

B.該廠狠抓生產質量,重視企業文化,十幾年來凝聚了壹批技術骨幹,所生產的內衣產量成為全國同行業銷售額率先突破十億大關的壹個著名品牌。

C.對於那些指責這些學說缺乏理論支持、說她不以實驗而以先驗方式作壹般性推理的人,這表明他們對這壹學說缺乏深入認識,還沒有掌握其精髓。

D.那個年代的手抄本很難得,書中的故事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愛國心、人生觀、事業心、愛情觀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跡也讓我非常喜歡。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並修改病句。B項“凝聚”和“骨幹”不搭配,“產量成為品牌”搭配不當,可改為“十幾年來培養了壹批技術骨幹,所生產的內衣在全國同行業銷售額率先突破十億大關,成為壹個著名品牌”。C項“這”這代不清,應將前半句改為“壹些人職責這些學說缺乏理論支持、說他不以實驗而以先驗方式作壹般性推理”。D定狀語序不當,應該為“潛移默化地產生了影響”。故選A。

4.依次填入下面壹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壹組是

在21世紀的今天,正確對待任何大自然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 , , ; ,結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① 有的國家希望做到“天人合壹”② 人類衣食住行所需的壹切資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國家對待大自然的基本態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會報復的

⑤他們把大自然看做夥伴,可惜他們的行動沒能跟上

⑥從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們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註意④中的“然而”表轉折,③⑥和①⑤應該形成轉折意,⑥在③後,⑤緊跟①,依據後文的“也”表明①⑤應該在④的後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適宜謂語句首,故選B。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我們所說的文化並不等於已經鑄就的、壹成不變的“文化的陳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時間長流中,不斷以當代意識對過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釋,賦予新的含義。因此,文化應是壹種不斷發展、永遠正在形成的“將成之物”。顯然,先秦、漢魏、盛唐、宋朝和我們今天對於中國文化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都會用不同時代當時的意識對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發達的今天,所謂當代意識不可能不被各種外來意識所滲透。事實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種文化的影響下發展成熟的,脫離歷史和現實狀態去“尋根”,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無益處。正如唐宋時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響,復歸為先秦兩漢時代的中國壹樣。因此我們用以和世界交流的。應該是經過當代意識詮釋的、能為現代世界所理解並在與世界交流中不斷變化和完善的中國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夠相互溝通的話語。正如壹根筷子在水中折射變形壹樣,當中國文化進入國外時,中國文化必然經過外國文化的過濾而發生變形,包括誤讀、過度詮釋等;外國文化進入中國也同樣如此。常聽人說唯有中國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言下之意似乎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全都不值壹提。事實上,法國的伏爾泰、德國的萊布尼茲都成從中國文化受到極大的啟發,但他們所了解的中國文化只能通過傳教士的折射,早已發生了變形;今天我們再來研究伏爾泰和萊布尼茲,卻又可以為我們提供壹個嶄新的視角,來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別樣的理解。這樣,就在各自的話語中完成了壹種自由的文化對話。這裏所用的話語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對方的文化中經過某種變形的。

當然也還可以尋求其他途徑,例如可以在兩種話語之間有意識地尋找壹種中介,解決人類***同面臨的問題就可以是這樣壹種中介,如文學中的“死亡意識”、“生態環境”、“烏托邦現象”等,不同文化體系的人對於這些不能不面對的***同問題,都會根據他們不同的歷史經驗、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過這樣的對話,才能得到我們這壹時代最圓滿的解答。在這種尋求解答的平等對話中,新的話語就會逐漸形成,這種新的話語既是過去的,也是現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這種話語逐步形成的過程中,世界各民族就會達到相互的真誠理解。

(摘編自樂黛雲《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

5、下列關於文中所說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壹項是

A 文化並不是歷史上已經形成並且固化的壹種“陳跡”,而是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用當代意識賦予這種“陳跡”以新的解釋和含義。

B文化是壹種不斷發展、永遠在形成之中的“將成之物”,所以先秦、漢魏時代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文化跟我們今天看到的並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意識中不可能沒有外來的成分,我們用來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經過這種意識詮釋的中國文化。

D唐宋時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唐宋時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兩漢文化壹樣屬於純粹的中國文化。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文中說:“正如唐宋時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響,復歸為先秦兩漢時代的中國壹樣”。文化是不斷變化的,“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無益處”,先秦兩漢文化也不屬於純粹的中國文化。故選D。

6、下列關於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壹項是

A 當中國文化進入外國時就會發生過濾和變形,當外國文化進入中國時也是這樣,其表現形式沒有誤讀、過度詮釋等。

B在文化交流中,實際上並不需要外國人像中國人那樣了解中國;否則,我們就難以對自己的文化作出別樣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屬於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對方的文化中經過某種變形的話語,才是兩種文化的交流中唯壹能夠相互溝通的話語。

D解決不同文化體系的人所***同面對的問題,例如文學中的“死亡意識”、“生態環境”等,這可以成為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中介。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第三段說:“當然也還可以尋求其他途徑,例如可以在兩種話語之間有意識地尋找壹種中介。”說明兩種文化的交流中還可以選擇其他中介,如文學中的“死亡意識”、“生態環境”、“烏托邦現象”等。故選C。

7 下列推斷,不符合原文內容的壹項是

A從文化交流和比較看,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無益處的,因此研究歷史上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也是沒有必要的。

B伏爾泰、萊布尼茲利用已經折射了的中國文化,為中國人提供了壹個嶄新的視角,可見有的時候中國人並不真正了解中國。

C對於人類***同面臨的問題,不同文化體系的人會有不同的問答,而平等的對話正是獲得我們這壹時代最圓滿的解答的唯壹途徑。

D從“相互溝通的話語”、“各自的話語”等說法來看,文中所謂的“話語”應該是指文化交流雙方的立場觀點、思想意識等。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從文化交流和比較看,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無益處的”正確,但不能推出“研究歷史上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也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借助研究了解文化的流變,完成自由的文化對話,故選A

三、(9分 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祖誌忠,討王都戰沒。父再遇,從太祖征李筠,又死於兵。保裔在周屢立戰功,及再遇陣沒,詔以保裔代父職,從石守信破澤州,又從諸將破契丹於石嶺關,領登州刺史。尋知代州,移深州,領涼州觀察使。真宗即位,召還,以其母老勤養,賜以上尊酒茶米。詔褒之,為高陽關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諸將與戰於河間,保裔選精銳赴之,會暮,約詰朝合戰。遲明,契丹圍之數重,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保裔曰:“臨難無茍免。”遂決戰。二日,殺傷甚眾,蹴踐塵深二尺,兵盡矢絕,援不至,遂沒焉,時車駕駐大名,聞之震悼,廢朝二日,贈侍中。以其子繼英為六宅使、順州刺史,繼彬為洛苑使。繼英等謝曰:“臣父不能決勝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顧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惻然曰:“爾父王事,贈賞之典,所宜加

厚。”顧謂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復戰沒,世有忠節,深可嘉也。”保裔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射,弋飛走無不中。嘗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貸公錢數十萬勞軍,沒後,親吏鬻器玩以償。上知之,乃復厚賜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戰,而援兵不至,唯張凝、李重貴率眾策應,遇契丹兵交戰,保裔為敵所覆,

重貴與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敵乃退。當時諸將多失部分,獨重貴、凝全軍還屯,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上聞而嘉之.

(節選自《宋史?康保裔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A.及再遇陣沒 及:趁著。

B.尋知代州。移深州 尋:不久。

C.會暮,約詰朝合戰 會:適逢。

D.援不至,遂沒焉 遂:於是。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選A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奮身殺敵的壹組是

①保裔選精銳赴之 ②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

③殺傷甚眾,蹴踐塵深二尺 ④身復戰沒,世有忠節

⑤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 ⑥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①說康保裔選精兵出征②說身邊人勸康保裔逃跑⑥是說張凝、李重貴作戰的情形。故選D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壹心報效朝廷。其祖康誌忠、其父康再遇先後戰死邊境:

他代父職後,又隨眾將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來,給予賞賜嘉獎。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擊契丹。契丹大舉入侵,雙方約定次日早晨交戰,契丹卻

提前至黎明層層包圍宋軍,保裔不願茍免於死,戰至兵盡矢絕,最終陣亡。

C.康保裔戰死沙場引起強烈反響。他的死訊傳來,皇上深深震驚哀悼,停止朝會兩天

天.又賜封其子官職,同時壹再表示,保裔是為王事而死,理應厚重褒獎。

D.康保裔品行端正,嚴謹厚道。他待人接物講究禮貌,又擅長騎馬射箭,射飛禽走獸無不中;在與契丹血戰時,張凝、李重貴與他***同抗敵,敵軍這才退去。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與契丹血站時,張凝、李重貴率領軍隊策應他,沒有與他***同抗敵。故選D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選擇題) 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貸公錢數十萬勞軍,沒後,親吏鬻器玩以償。

譯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幾個重點詞語:貸,借;老,犒勞;“沒”通“歿”,死亡;鬻,賣;以,目的連詞,來。故翻譯為:借了公家的數十萬錢款犒勞軍隊。死後,親屬和部下賣掉器物珍玩來賠償。

(2)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

譯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幾個重點詞語:議,建議;上,上奏;狀。情形;吾曹,我們;面目,臉面。故翻譯為:張凝建議上奏將士立功情況的文書,李重貴嘆息記:“大將陷敵陣亡,而我們卻計算功勞,有什麽臉面呢?”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夢中作①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註①本詩約作於皇佑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範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壹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於是置斧旁觀,等壹盤棋結柬,斧已攔掉.回家後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麽樣的心情?

答;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註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為: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2)妳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麽特色?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詩最明顯的寫作特色是四個場景組合在壹起,壹句壹個場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種花,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在修辭上使用了工整的對仗。故答案為:①壹句壹個場景;②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③對仗十分工巧。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兩題任選壹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壹小題計分)(5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 ① 。 ② ,

雖九死其猶未悔。(屆原‘離騷))

凡事預則立, ③ 。(《禮記?中庸》)

黃鶴壹去不復返, ④ 。晴川歷歷漢陽樹, ⑤ 。(崔顥《黃鶴樓》)

(2)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① 。”(《論語?雍也》)

業精於勤, ② ;行成於思, ③ 。(韓愈《進學解》)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 ④ ; 盈虛者如彼,⑤ 。(蘇軾《赤壁賦》)

答案:(1)又申之以攪茝 亦余心所善兮 不預則廢

白雲千載空悠悠 芳草萋萋鸚鵡洲

(2)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荒於嬉 毀於隨 而未嘗往也 而卒莫消長也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大河家

張承誌

大河家是壹處黃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漸漸地成了自己的必經之地。它恰像那種地理老師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樞紐;雖然偏疏貧窮,不為人知,卻比交通幹線的名聲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跡地溝通著中國。

這些地點,壹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開始依戀。像我此次離開祖國兩年之久,從歸國那壹瞬起便覺得它們在壹聲聲呼喚。真是呼喚,聽不見卻感覺得到,在尚未立穩腳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馬上去看望它們之前,該先在紙上與它們神交。

大河家是甘肅南緣邊界上的壹個回民小鎮。密集的、土夯的農家參差不齊地排成幾條街巷,街頭處有壹塊塵土飛揚的空場,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鋪簇堆,人馬擁擠。集上半數以上都是頭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楊樹的梢頭,遠近能看見十幾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黃河。

在這裏等擺渡,壹眼可以看見甘青兩省,又能同時見識回藏兩族。傍大河家集壹側是甘肅.黃土綠樹,戴白帽的回民們終日在坡地裏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紅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們隱約在山道裏出沒。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藥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肅的大蔥白萊.把味濃葉大的茶——在轟鳴滾翻的黃河水上傳遞。

河上懸空吊著壹條胳膊般粗的大鐵索。壹條大木船挽在這懸索上.借黃河水的沖力.用壹支舵往返兩岸。船入中流時,那景色十分壯觀。在顫籃如葉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黃河的千鈞水力,分成了橫渡的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