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山水畫誰研究的深
王希孟只有壹幅畫留存至今,名為《千裏江山圖》。眾多學者都有研究。傅熹年先生有詳細解讀。
實際上我們已經討論了非常多的關於《千裏江山圖》的主題。最重要的是以下幾種:
1.傅熹年先生認為《千裏江山》畫的是江南水鄉之景;
2.江南壹帶人文景觀和名山周邊的濕地生態;
3.出世、避世的場所;
4.道家思想,是宋代的招隱畫卷。
作者生平最重要的資料只有蔡京題跋。從題跋中知道壹些基本的大家比較認同的信息:作者叫希孟;作畫時希孟18歲,作畫時間為政和三年(1113),費時“不逾半歲”而完成。通過題跋解讀王希孟的生平情況可知他的出生時間為哲宗紹聖三年(1096)。
在傅熹年先生《王希孟<千裏江山圖>裏的北宋建築》壹文中詳細而深入地分析了畫中主要建築,有壹個很重要的觀點:他認為,在表現建築方面,“《千裏江山圖卷》有其優點,它是宋畫中表現住宅和村落全景最多的壹幅。它畫的是江南水鄉之景,是創作而不是寫生,加以當時畫家只有十八歲,不可能有很多的經歷見聞,所以畫中所表現的除本人所體驗者外,必有相當壹部分是從前人作品中吸收過來或受師友啟發而來者。”這應該是有道理的。
補充介紹畫家:
王希孟,中國北宋畫家(1096年—1119年[據傳]),北宋晚期著名畫家,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壹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書中沒有他的記載。
王希孟十多歲入宮中“畫學”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趙佶時系圖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獨具,認為:“其性可教”,於是親授其法。王希孟經趙佶親授指點筆墨技法,藝精進,畫遂超越矩度。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終於繪成名垂千古之鴻篇傑作《千裏江山圖》卷,時年僅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