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為什麽從國企變成私企
伊利從國企變成私企是因為企業內部發生危機。
現有伊利管理團隊,臨危受命,經歷05年企業內部危機和08年奶粉事件,帶領企業走出困境。呼和浩特國資委在2009年只是伊利第五大股東,但在2021年已經是第二大股東,持股數量翻了N倍,國有資產沒有流失,反而更大更強。
伊利集團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產品,憑借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服務,行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推崇。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公司生產的39類產品1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
伊利的發展歷程
伊利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中國乳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縮影。1956年,成立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養牛合作小組,為伊利的前身。1993年,股份制改組,成立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伊利股份掛牌上市,成為中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9年,伊利創立液態奶事業部,在國內首家大規模引入超高溫滅菌技術及液態奶生產線,開創了中國的液態奶時代。自此,伊利從內蒙古走向全中國。伊利集團擁有液態奶、酸奶、奶粉、冷飲、奶酪事業部,旗下有純牛奶、乳飲料、雪糕、冰淇淋、奶粉、酸奶、奶酪等產品品種,產銷量、規模、品牌價值居全國第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