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這幾天有沒有疫情了

這幾天有沒有疫情了

12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722例,其中本土病例2656例。北京繼昨日新增2例本土死亡病例後,今天又新增5例本土死亡病例。

北京大學第壹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提醒,大多數奧密克戎感染者都不是重癥。北京主要流行的BF.7絕大部分其實是有癥狀的,會發高燒,帶來的重癥病人也比較多。接下來的壹兩周內會迎來重癥高峰,因此各醫療機構應該早做準備。

12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7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66例(廣東36例,四川10例,北京5例,上海5例,內蒙古3例,遼寧2例,山東2例,天津1例,黑龍江1例,陜西1例);本土病例2656例(廣東1075例,北京456例,重慶189例,江西137例,福建125例,湖南115例,上海106例,四川93例,雲南85例,浙江47例,天津45例,河南45例,山東32例,陜西26例,內蒙古21例,黑龍江17例,山西13例,河北12例,吉林5例,江蘇4例,海南4例,廣西3例,貴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均為本土病例,在北京;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1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9例,本土病例1928例(廣東917例,北京288例,雲南191例,重慶93例,遼寧67例,福建62例,四川59例,浙江36例,陜西32例,內蒙古29例,黑龍江29例,山東29例,河南21例,海南15例,江蘇11例,河北8例,貴州7例,天津6例,山西6例,上海4例,湖北4例,湖南4例,西藏4例,青海3例,吉林2例,新疆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1019人,重癥病例較前壹日增加2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467例(無重癥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870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8241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5976例(其中重癥病例276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41902例,累計死亡病例52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83175例,現有疑似病例19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32916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91547人。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9077536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87553例(出院106301例,死亡11210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569例(出院1115例,死亡13例),臺灣地區858841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913例)。

專家提醒:北京流行的BF.7絕大部分有癥狀,將迎來重癥高峰

“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壹般的高,是疫情海嘯,在過去的壹周我們都已經感受到了。”北京大學第壹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近日在接收《醫學界》采訪時提醒,接下來的壹兩周內會迎來重癥高峰,因此各醫療機構應該早做準備。

那麽,醫療機構應該從哪些方面做準備?感染過新冠後短期內還會再感染嗎?新冠病毒會越變異致病力越低嗎?王廣發給出了他的答案。

接下來疫情會如何發展?

北京是這輪疫情中最先受到沖擊的城市之壹。王廣發透露,這次疫情,重癥高峰還沒到來,醫療資源已經比較緊張了,加上醫務人員感染的很多,過去壹周,各個醫院都挺艱難。王廣發所在科室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挺多的,好在很快就能陸續返崗了,這樣人力壓力會輕壹些。

接下來人員雖然會不那麽緊張了,但病人量也會緊接著上來,跟隨著感染高峰之後,重癥的高峰馬上就要到來。新冠的特點,不是壹上來就是重癥,而是在感染5-7天後出現重癥,所以重癥的高峰會比感染高峰晚。另外,感染新冠後引發的基礎疾病的加重,也有個時間過程。

綜合分析,未來壹到兩周將會迎來重癥的高峰。

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

圖片

既然已經預測到將會出現重癥高峰,王廣發表示,新冠是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統,有可能會發生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所以呼吸和危重癥科室首當其沖。此外,冬天本來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也要註意新冠感染後會加重基礎疾病。

從救治上看,主要是醫院的各個ICU主要承擔重癥救治任務,包括呼吸ICU、綜合ICU、內科ICU、急診ICU,甚至兒科的NICU和PICU。我們每10萬人的重癥床位是10張,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是30張,美國在疫情感染高峰時也出現了醫療資源擠兌,可以預見我們肯定也會面臨這個問題。

所以各個醫院應該趕緊行動起來,第壹,要盡可能多的擴充重癥床位。第二,要配備好救治設備,醫療機構應該對呼吸機等進行集中管理、集中調配,如果可以,要盡快添置呼吸機。第三,組織重癥救治隊伍。短期內很難培養出壹支成熟的重癥隊伍,要把醫院裏的重癥救治隊伍整合起來。第四,除了提高重癥救治能力外,還要提高防重癥的意識。雖然接種疫苗很重要,但我們仍要對高風險死亡、高風險重癥的病人,要給予高度關註,這些病人要早用抗病毒藥物,從過去的救治經驗看,是能夠降低重癥率的。

各地應對有什麽不同?

這次,各地疫情高峰的出現是有先後順序的,有些地區還沒到來。王廣發提醒,醫療資源不發生擠兌,是危重癥救治成功率高的關鍵因素。疫情還不嚴重的地區,要趕緊準備資源,已達到感染高峰的,要積極準備重癥救治資源,組織重癥救治隊伍,合理使用醫療資源。

大多數奧密克戎感染者都不是重癥,醫療機構應該對病人進行分級,低風險病人可以回家,高風險的病人,即使是輕癥或普通型的,也要收住院。同時還要兼顧非新冠患者的診療需求。奧密克戎的傳染性太強,傳播速度太快,院內感染很難避免,這就要求醫院做壹些騰挪和統籌,合並病房,騰出資源,有針對性地投入到最急需的部門。

因南北氣候差異,南方雖然疫情高峰也很高,但可能重癥比例沒那麽高,不像北方來得那麽兇猛。不同地區,疫情基礎水平不壹樣,傳播風險也不壹樣,受人口密度、人口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各地高峰會有壹些先後。那些高峰還沒到來的地區,壹定不能存在僥幸心理,趕緊行動起來,準備好發熱門診、急診、重癥救治資源。

發熱門診藥品要儲備充足,這樣做,能夠分流病人,讓輕癥的回家。急診能收得進去,病人不能都積壓在急診科,那樣病死率必然會高,要騰出空間設置緩沖病區,把急診積壓病人分類甄別,保證重癥病人有地方救治。把發熱門診、急診和ICU盤活,對醫院整體救治非常重要。

本輪新冠疫情高峰會持續多久?

王廣發表示,這次疫情高峰大概要持續到春節後。春節後全國整體上會有減緩趨勢,但基本恢復正常可能要到2月底、3月初。但同時也要註意,北方停止供暖後,可能還會迎來壹個小高峰。

過去三年,大家戴口罩做得很好,不僅防住了新冠,也把流感等呼吸道傳播疾病防住了。雖然這三年來流感流行的強度減低了,但同時社會流感抗體水平也偏低,當流感病毒再次出現時,有可能引起比過去更強的流行,所以即使得過新冠,還是主張大家不要輕易摘口罩,特別是到人流密集的場所,還要戴好口罩。

短期內發生大量二次感染嗎?

針對很多人擔心的二次感染問題,王廣發表示,新冠病毒確實特殊,壹般六個月左右抗體就檢測不到或者很低了,另外針對野生株的抗體對奧密克戎的交叉保護作用也有所減弱,這是客觀事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保護作用,對疫苗還是應該有信心。

這次大範圍的感染會產生群體免疫,而且這個群體免疫是針對當前的流行株(BF.7和BA.5.2),所以短期內再重復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長期再感染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不過比例不會特別高,大家不用太擔心這壹點。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短期內大量感染造成了醫療擠兌,後續的再感染,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感染高峰了,到那時應對上會更自如壹些。

新冠病毒會再次變異嗎?

新冠病毒發生變異是必然的,這是不以人類意願所決定的。對新冠病毒的變異要客觀看待。現在的確看到奧密克戎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力越來越強,致病力越來越弱。但北京主要流行的BF.7絕大部分其實是有癥狀的,會發高燒,帶來的重癥病人也比較多。當然,現在還沒有統計數據,不知道到底發生了多少重癥,但這和我們過去看到的媒體報道情況是不壹樣的。

王廣發特別提醒,人類不是新冠病毒的唯壹宿主,很多動物也是,新冠病毒在動物身上的演變規律是怎樣的?我們並不清楚,也許在動物身上也越變越輕,但在某個節點上又傳到人類社會,在人類身上表現就不壹定也輕了。所以千萬不要覺得新冠壹定會越變越弱,它的變異方向在人類社會也許是這樣的,也許不是這樣,在動物界的演變規律更不清楚。不能僅研究從人類社會分離到的新冠毒株,還要有人去做動物界的新冠病毒監測。

總之,我們對新冠病毒要實事求是,既不能完全輕視它,也不要視為洪水猛獸,從科學上真正了解它,認識它,再制定我們的策略,切忌拍腦袋,切忌憑空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