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網約車平臺的死局和破局

網約車平臺的死局和破局

現在的網約車平臺依然是壹大眾小的局面。某滴燒錢數百億,占據大部份流量,卻依然無法實現將流量轉化為盈利的能力。

也是秉承跪舔乘客的核心服務宗旨,並不時免費奉上打車券,抵用券,卻依舊讓乘客評價不佳的打車體驗,甚至其大數據殺熟技術,更讓部份乘客體驗到被割韭菜的無奈。

而對於司機,更是壹種煎熬。強制派單,口碑值,服務分,各種算法,都是基於平臺利益設定。唯壹能調動壹點積極性的司機獎勵,基本屬於耍猴類 遊戲 。現在搞的流水加速卡,不但要司機購買,還有名額,比如九點開購,妳恰好載客,等妳過幾分鐘進去壹看,搶光了。

從某滴幾年前搞司乘分開計價開始,就壹直有個預感,絕對要玩貓膩。以前司乘同步,計費總價多少,乘客優惠多少,乘客實際支付多少,司機實際收入多少,平臺抽成多少,壹目了然,有據可查。

自司乘分開以後,感覺收入越來越少,凡是對司機有利對平臺好處不大的,統統砍掉:

1,預約單起步價。以前20元起步,現在12.5元。

2,乘客加價。加價部份由於平臺不抽成,所以從以前的2.8倍限定到如今的1.5倍,最高金額不超40元。

平臺瘋狂抽傭,從最初百分之二十,壹路狂飈到平均百分之三十五,極端抽擁可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幾個月前,重慶北站南廣場接到兩單拼車單,壹位乘客到T2航站樓,壹位到觀月南路路口,屬於極端順路型。按規劃,先送T2,再到觀月南路,肯定是機場優先排隊沒有了。巧的是機場這位是改簽第二天壹早的航班,叫我別去航站樓,附近找酒店區就好。於是同意先送觀月南路,再回機場。所以,到觀月南路後,我表顯車費54元,乘客實付68.9元。再回機場轉盤時,表顯車費70元,乘客實付44.8元。此單乘客支付113.7元,按規劃司機只得54元,抽成高達52.5%,即使按“繞路”後的70元計算,仍然高達38.5%。這還只是雙拼,如果是三拼還得了?

很多司機據此認為,某滴不厚道,換個良心平臺就好,比如某德旗下幾十個小平臺。只能說太傻太天真。老大都如此不堪,更別說這些臭魚爛蝦。試過某招第二單就是個九十來公裏的“優質”訂單,打完表,車費兩百不到,不接個順風單回來,衣服褲兒都要輸脫。

這些小平臺,要流量沒流量,只有聚在高德等旗下等施舍,靠的就是低價攬客,該抽的水壹點不少,還得上貢幾個點的流量費。

某滴雖沒把這些個小平臺放在眼裏,但近年不斷的搞所謂下沈市場,什麽特惠,遠程特惠,白菜拼車,怎麽便宜怎麽來,不就是火拼這幫小平臺嗎?

幾年前很喜歡用首汽,搶單模式,只要能搶到,都跑,誰叫單價高呢?百多公裏五百多,二百公裏仙女山壹千二,誰用誰知道。結果首汽降價了,對,降價了,對標某滴運價,於是司機沒了,乘客有沒有不知道,反正這兩年也沒關註過。

只是某滴這套降維打擊,傷的是誰?白菜拼車,遠程特惠,特惠外,又搞花小豬,同港出行等子品牌,運價是下去了,但抽成可壹點未少,甚至更高。如此壹來,傷的是誰?乘客少付了,平臺沒少賺,只有司機倒黴了,到手的銀子越來越少。

再說司機,無非就是個下力的,和任何體力勞動者無二,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之所以趨之者鶩,不外乎門檻低,只要有駕照,都可以上。有沒有文化,有沒有經驗,無所謂。至於主管部門強調的合規守法,從某滴誕生的第壹天起,就沒遵守過。妳處罰,我報銷,似乎從未間斷過。

除了前幾年補貼大戰時,確實吸引大批私車加入,也確實能掙到幾個煙錢,現在還剩多少?

現在回顧16.7年路況,不禁感慨,現在沒有當年堵了。體制內的體制外的,壹到下班時間,但凡有個車的,從晚上六點開始,哪個不跑到淩晨收車?原本下班開車回家的,人人打了雞血,起碼跑個兩三百才回家啊。於是滿大街的車,要麽路邊待客,要麽載客前行,車流滾滾,那叫壹個熱鬧,現在何來這等狀觀景象?

又有某些人質疑某滴為收編黑車,讓黑車合法化,我對此是嗤之以鼻的,太醜化黑車了!

黑車雖然不合法,但合乎市場規律,價格按市場需求調整,不強買,不強賣,談得攏成交,談不攏拉倒。鬧市,景區,節假日,人山人海,某滴壹個指派單,兩公裏半小時去接人,送人兩三公裏再用半小時,得,耗費壹個小時精力,六塊八的起步價,加個四五塊的時長費,做雷鋒也不帶這樣的。每到這種時節,熱力圖顯示乘客呼叫幾千人次,空車數量往往還有幾十臺。為什麽有空車,司機又不是傻子,都設了目的地,估計打北京壹鍵直達的都有。其余的誰敢上線?直接黑車業務去了。只以今年五壹三天假期來說,洪涯洞起步價壹號八十到壹百,二號八十到六十,三號六十到五十。壹般十公裏內,超出即加,還打組合。十點鐘去,壹點鐘收車,三個小時幾十公裏賺五六百真心不多。某滴要跑到五六百,三百多公裏,十三個小時以上才能達到。

對司機來說,苦點累點,能掙到點辛苦錢也是值得的。好比跑出租,我技術好,路熟,時間跑夠,自然業務好些,流水高些。

但網約車不壹樣,妳能不能接到訂單,接到什麽樣的訂單,和妳努不努力沒有半毛錢關系。半天接不到訂單,妳在浪費時間。訂單響不停,單單垃圾單,又堵又費時,妳同樣掙不到錢。某滴為平衡網約車訂單以垃圾單為主的現實(叫不到出租車,即使叫到人家打死也不會去的地方),系統算法裏加了個控制流水的算法。大意是如果長時間流水偏低的話,會補上優質訂單拉高流水。反之,短時間接到優質訂單取得高流水的話,接下來會是不斷的垃圾單或不派單來降低流水。

所以,老司機總結,某滴的高流水,都是時間堆徹出來的。炮灰司機每小時三到四十的流水,壹天十五個小時在線時長,仍然可以有五六百流水。優質司機,小組組長可以達到每小時五六十的流水,至少需要十個小時以上時長。

在我所認識的快車司機中,有位師傅年齡大我十歲,已退休,不抽煙不喝酒,生活自律,每天六點出車,十個小時計費時長不打爆不回家那種,最好記錄月流水(加所有獎勵:)也未超兩萬。其租車跑,因有退休收入,所以收支在壹個帳戶統計,總收入減租車成本,違章成本,壹日兩餐費用等總成本,壹年凈收入差不多十萬以上。這是我見過的最好成績。

所以,對跑車的年輕人,我總說這是夕陽行業,所有前途壹眼能望穿,無論妳努不努力,永遠只能糊個口,買房養家養小孩,錢不夠不說,妳還有陪伴家庭的時間嗎?二十四個小時用去十五個小時,還剩多少?

所謂的平臺經濟,除了司乘兩頭瘋狂收割,還能起到什麽促進作用?只是居中提供司乘信息,卻割掉了大部份利潤。符合大眾利益嗎?

某滴每單抽取五毛錢的信息費的同時,還按百分之二十至五十的比例提取抽成,合理嗎?

這麽多接連倒閉的小平臺,想過這個思路沒有?與其指望靠抽傭來獲得暴利的途徑,轉變到合法依規,只收取合理信息費的發展途徑?壹個網約車平臺的投入和營運費用其實是固定的,當用戶量和車輛營運數量持繼上升時,才是良性循環的開始。

出行是剛需,不是看妳補不補貼,才選擇出行方式的。乘客某些情況下,更看重的,是效率,是安全,是良好的乘車體驗。專車再貴也有人坐,拼車再便宜,也有人去坐公交。運價按照各地公布的高於當地出租車百分之二十這個標準,沒有錯。或許會流失部分訂單,但總體上影響不大。既避免和當地出租車低價競爭,又適時彌補其運力不足。

價格上來了,這麽多低價平臺妳擋得住嗎?這點要放心。某滴平峰3.5公裏起步價為7.3元,扣除信息費後司機到手6.8元。如按高於出租車百分之二十定價,平峰3公裏起步價為12元,3.5公裏即為13元。假設我們提取的信息費為每單按十位數字作個位數計費,19元計提壹元,20元計提兩元,116元計提11元的標準,信息費始終在百分之十以內。那麽,這個3.5公裏的平峰訂單,乘客付十三元,平臺信息費壹元,師傅收入十二元。對比某滴6.8元的收入,直接提高1.7倍的收益啊。師傅們又不是傻子,這價格,別說平峰,高峰也行啊,再堵再累咱不埋怨誰。

肯定又有人回到價格問題,平峰別人家九塊3.5公裏起步價,妳家十二塊3公裏起步價,誰會坐?

我平臺車多啊,都投奔我了,隨叫隨到,全部雙證合規,而且派單原則永遠只有壹條,就近派單,響應速度壹流,服務好態度佳,專業司機,安全可靠。

幾乎所有平臺和某滴壹樣,在派單邏輯上都存有私貨,甚至嚴重影響用戶用車體驗。

首先是這些個平臺的低運價高抽成嚴重傷害到司機跑高峰單,垃圾單的熱情,跑了累不說,掙不到錢,甚至倒虧,迫使這些個平臺不得不從高抽成中拿出壹部份作為獎勵,鼓勵司機跑高峰擁堵單,垃圾單,壹般以單量進階計算。比如3單10塊,5單20等等。有時效果不佳,會提高金額,致使司機會作弊。比如6點到9點,完成9單獎勵42元。當8點50時,司機才剛完成8單,就這壹單,42元到手。這時最穩妥的做法,是趕緊自已給自已下單,這個也叫作弊騙獎金。以前某滴獎勵高時,有人直接刷單作弊,所以某滴為了防止作弊,系統絕不會就近派單,因為刷單的司機就在車上,當然離車最近。

第二個不就近派單的原因,就是要照顧對自身有利車輛的利益。比如某些平臺有自營車也有加盟車,優質訂單和派單傾斜肯定是自營。某滴有雙證合規公司車,雙證合規私戶車,無證私車,某滴商城租賃車等等。由於雙證合規公司車需要分攤1.77%流水給公司,因此是最後派車等級。

第三個不就近派單的原因,是所謂它聲稱的口碑值,出行分,服務分越高,越優先派單的規則。盡管都知道是瞎扯蛋,爆單時零分都派,但也是影響派單的壹個因素。

某滴還有個重要原因是,拼車單是它暴利的來源,誘導乘客拼車,長時間匹配拼車乘客也是其壹。

綜上所述,乘客用車體驗怎麽會好?半天叫不到車,叫到車兩三公裏之外,除了等待,還是等待。遇到脾氣不好的司機,可能還會違規取消,再次等待。

所以,新平臺會擁有巨大優勢。由於沒有獎勵,就不存在作弊刷單,無需監管。全部雙證合規加盟車輛,不存在派單傾斜。對於處於相同距離車輛,釆用系統隨機指派。對司機帳號不釆用任何等級制度,不做任何派單傾斜。這樣的模式,不夾雜任何私貨,對司機而言,取決於妳和乘客的距離,對乘客而言,實打實的極速反應。

有人又說,對司機帳號不設立等級制度,如何維護整體服務質量?有司乘糾紛如何處理?

我只能呵呵了。首先,辦理了雙證合規營運手續的車輛,是在運管部門辦理的網絡預約出租車,依法營運;師傅是提交身份信息在公安分局驗明正身,符合網絡預約出租車駕駛員資質後,參加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網絡預約出租車從業資格證的人員。

出租車誰管?當然是運管部門。難道還要象某滴那樣對抗監管,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轉移司乘矛盾嗎?

作為司乘雙方,糾紛按國家法律,由行政主管部門裁判,不是更放心嗎?

而針對壹些小投訴,平臺應及時提醒師傅改進。比如主觀類的,什麽車輛外觀,清潔與否,態度是否熱情等等。這類投訴按季或半年統計,達到相應次數停運幾日學習即可,不處罰,到期清零。

這也要求平臺服從行業管理,有力促進出行行業 健康 發展。

年初質疑某滴瘋狂大抽血時,其搞了個所謂自查,稱平均抽成只有百分之二十幾,極端個例能到百分之三十多,我在前面已經實證,我面對過百分之五十二的抽血!其還信誓旦旦的說抽成大部份補帖了乘客,補貼了司機,除開營運成本,凈利潤百分之三點幾。

作為跑滿兩萬單的老司機,我信妳個鬼!超低的運價,高額的抽成,妳賺的是誰的錢?挖的坑埋了多少天真無知的人?

以我現在這個淩派車為例,接的二手公司車,當初公司辦完營運手續,改裝完CNG,十五萬出頭的價格,被位大好青年買下,信心百倍開啟創業模式,到他退出轉讓僅十個月,七萬公裏,預估毛收入九萬多,減去燃料費兩萬,凈毛收入也就七萬,還不減去洗車停車維保裝飾等等。轉我的價格九萬,凈虧六萬多,抵上上述未算成本,十個月七萬公裏,沒有壹分錢回報,還倒貼生活費!

前年疫情,遇上幾次壹年多九萬公裏的淩派,六萬賤賣。我不心疼我買得貴,我只曉得那是別人的血淚史。

瘋狂資本背後,隱臧的血盆大囗,吞噬的,其實是大多數人。

不光是司機,乘客更在其中。五月以前,某滴還允許存在2.8倍訂單時,我在機場送客後,顯示排位22位,趕緊往網約車停車場趕,進場後秒響壹個2.8倍訂單,彈子石某酒店,區區18公裏多,平峰三十出頭的價格。接乘客路上就斷定,北京乘客,蘋果手機。果不其然,四位北京乘客,蘋果手機,問其為何加價,答曰習慣了,而且頁面自動提示。告知機場車多,排隊趴活,從未聽到和接到翻倍單時,四人雖未介意,但肯定有想法。記得起步價當時86(正常7.3),跑完近120元。

說了這麽多,是對現在這個市場環境的無奈。僅以幾年來的壹些認知,發點感言。

希望有新型平臺,終結超低運價,斬斷抽血機器,合規依法運行,還出行市場壹個公平。

至於司機,純收入不會有太多變化,利潤平均化是市場原則。只是希望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能大幅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勞動時間,早日過上正常生活。

向那些奔跑在路上,早出晚歸,超長待機的同誌們,問候壹聲辛苦了!註意身體!

我已經踩剎車了,這段時間在家保養,暫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