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處理人際沖突的傳統方法有哪些

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處理人際沖突的傳統方法有哪些

人際沖突事件及其處理方式探究

——以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本科學生為例

詹揚龍

摘 要:在彼此有關系的兩個人之間,只要有互動都有發生人際沖突的可能。沖突是人際關系中難以回避的問題,人際關系先天存在沖突的可能。引起人際沖突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例如生活習慣、性格差異等。事實上,發生人際沖突之後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去處理好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個案訪談法為輔,調查了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本科學生產生人際沖突的原因以及處理人際沖突的方式。發放問卷200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70份。問卷處理後期采用IBM 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通過頻次分析、交叉表分析和卡方檢驗等方法,了解到大學生發生人際沖突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人際沖突 產生原因 應對方式 問卷調查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要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即必然要與別人進行交往。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交流信息,溝通思想,聯絡感情的過程。

梁啟超在《中國少年說》裏談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力軍,他們的人際關系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未來社會的和諧。大學時期是青少年增長知識的重要階段,是其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壹階段,學生處於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德國教育學家和哲學家斯普蘭格將這壹時期稱為“疾風怒濤”階段。

調查發現,多數大學生與他人有過沖突,而且不能夠較好地進行處理。

2013年6月22日淩晨,鄭州黃河科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兩名大二男生(系舍友關系)因爭奪風扇發生沖突,最終導致壹名男生被刺多刀。

2013年4月16日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兩名學生因為玩遊戲發生口角,並大動幹戈,終導致壹名學生搶救無效而死亡。

2013年4月1日,復旦大學壹名研究生飲用了寢室內飲水機中的水後出現身體不適,有中毒跡象,後經醫院救治無效而死亡。事後,上海警方公布犯罪嫌疑人為受害人室友。據嫌疑人介紹,雙方曾因平攤飲用水費問題發生爭執。

2004年2月13日至15日期間,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與同學因為打牌發生爭執,先後利用石工錘將四名同學殺害。

……

對於部分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壹個大問題,這些學生認為面對沖突時常常感到束手無策。筆者認為如果不能有效處理人際關系問題,那麽大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情緒問題(低落或是激昂)、行為問題以及生理問題。人際交往中的沖突事件十分普遍,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哲學上認為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矛盾存在於壹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解決矛盾的首先是要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才是運用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解決矛盾。所以我們認為完全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不存在的。缺乏沖突的關系和組織可能是死氣沈沈的。沖突體現了參與、承諾和關心。如果能夠被理解和解決,沖突可以促進人際關系的變化和發展。和平不是對公開沖突的壓制,也不是壹種處於緊張狀態和脆弱狀態下的表面的平靜,它是創造性地處理沖突的結果。

1.2 人際沖突概念表述

人際沖突,英文表述為Interpersonal Conflict,它是指兩個或更多社會成員間,由於反應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產生的緊張狀態。壹般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沖突。

1.2.1 產生原因分析

個人之間的沖突之所以發生,主要是由於生活背景、教育、年齡和文化等的差異,而導致對價值觀、知識及溝通等方面的影響,因而增加了彼此相互合作的難度。

韋伯和科塞等人認為人們對現存的社會不平等中合法性的撤銷,是沖突得以產生的先決條件。

心理學家霍斯曼則認為個人極可能因為受到意料之外的懲罰或沒有獲得意料之中的回報而采取尋釁行為,進而引發人際沖突。

國內外對於人際沖突的原因有著不同的表述。總的來說,沖突來源略為復雜,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日常生活中,人際之間利益的不同(核心是觀念不同,表現為話不投機半句多),溝通的障礙,個性的差異,社會困境(如貧賤夫妻百事哀),競爭(如僧多粥少,有我無他),誤解,不公平感,等等,都有可能造成沖突的發生。

1.2.2 人際沖突影響因素

人際沖突的影響因素被認為是人際沖突應對策略的預測因素。前人多將性別、年齡、社會信念、文化價值等因素看作影響人際沖突的重要因素。

1.2.3 化解沖突的路徑

首先是接觸。同學之間難免會發生沖突事件,關鍵是怎樣適時巧妙地化解它。接觸是解決矛盾沖突的先行條件。如果雙方尚能做到心平氣和,用適當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直接接觸是化解沖突的首選。如果不願或不能與對方見面,或許以發送電子郵件、字條留言等方式作為鋪墊或中介物,也是可取的其次是合作。

其次是合作。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是為了讓他們在需要對方的合作與支持中換位思考,了解到對方的重要性,從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可以組織壹些籃球賽、排球賽、足球賽、拔河比賽等集體性活動,讓他們在合作中化解沖突,增進友誼。

第三是溝通。溝通良好,能夠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同學之間發生沖突時,不妨找個合適的場合溝通壹下。溝通不壹定是要說服對方,而是各自闡明自己的想法,溝通給予雙方的是表達的機會。如果有壹方希望談話保密,那麽可事先說清楚。

第四點是妥協。溝通中要隨時準備做出讓步,找壹找有沒有可使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問題本身不壹定非要論出個是非曲直來,而對方的態度難以接受是引起沖突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直指對方短處,寬容大度,公平協商,就有可能化幹戈為玉帛。“退壹步海闊天空,忍壹時風平浪靜”說的便是如此。

第2章 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選擇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2份,剔除無效問卷12份,獲得有效問卷170份,問卷有效率為85%。有效問卷中,男生***計88人,女生***計82人;四個年級中,大壹年級為40人,大二年級為45人,大三年級為47人,大四年級為38人;來自城市的有53人,縣城37人,鄉鎮21人,農村59人。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

圖1 調查對象性別統計條形圖

第3章 調查結果分析

3.1 沖突對象

從被測對象的數據來看,人際沖突的對象主要是宿舍室友,其次是班級同學,社團同學再次之,而與教職員工(教師和後勤服務人員等)沖突較少。

表2 沖突對象統計分析表

圖2 沖突對象統計條形圖

人際沖突與性別、年級、學科是否存在差異呢?經過卡方檢驗,發現人際沖突與學生性別有著顯著性相關,與年級、學科的相關性不顯著。

表3顯示,在男生的人際沖突中,沖突對象為宿舍室友、本班同學、本校其他班同學、教職員工的樣本數分別是35、30、14、9,各占總樣本(88)的39.8%、34.1%、15.9%、10.2%,宿舍室友占較大比例;相應的,女生的樣本數分別為59、13、7、3,各占總樣本數(82)的72.0%、15.9%、8.5%、3.7%,宿舍室友占有很大比例。

表3 沖突對象的性別差異列聯表

從表3和圖3(第8頁)中數據來看,西南交通大學女生和本宿舍同學的沖突(72.0%)明顯要高於男生(39.8%),女生與班級同學、本校其他班的同學的沖突則比男生要少。通常來說男生的人際交往範圍較廣,所有男生很大壹部分的人際沖突發生在宿舍之外;女生的人際沖突則大多發生於熟悉的同學朋友之間。男生女生的性格存在較大的差異,男生大大咧咧,女生感情豐富;女生經常因為小事與室友鬧別扭,男生壹般較為理性,較少與室友爭吵。

圖3 沖突對象的性別差異條形圖

3.3 沖突原因

人際沖突的原因往往不是單方面而是多方面的,但是本次調查問卷是抓住產生沖突的最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從表4和圖4的數據來看,西南交通大學本科學生與他人產生沖突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活習慣存在差異,選擇該選項的比例為29.4%;而因為利益沖突而產生的人際沖突選擇比例僅為5.9%。

表4 產生沖突的最主要原因統計表

圖4 產生沖突的最主要原因條形圖

總的來說,西南交通大學本科學生還處於“心理斷乳期”,表現在較為關註自我,註重個性表達(比如性格不合也容易引起人際沖突),情緒變化較大(容易受心情變化而與他人發生人際沖突)。此外,缺乏良好的溝通也容易引起人際沖突。

3.3 處理方式

本文中,筆者把大學生解決人際沖突劃分為兩個階段,即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和沖突發生後的應對方式。

3.3.1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

表5和圖5的數據表明在調查對象中,50%的大學生采取據理力爭的方式應對沖突;27.1%的大學生選擇了容忍退讓的方式;18.2%的學生采取了出言辱罵的方式。只有4.7%的學生選擇與沖突對象大打出手的方式。

表5 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統計表

圖5 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餅狀圖(%)

接受筆者調查的曹同學認為如果壹直是容忍退讓,那麽會顯得太軟弱,很容易被欺負,所以應該據理力爭;而因為壹些生或上的小沖突就大打出手又顯得沒有必要。從數據來看,大部分學生贊成曹同學的看法。

3.3.2沖突發生後的應對方式

選擇溝通應對和自我反思應對是大學生校園間發生沖突後所采取的主要應對方式。沖突壹旦發生了,沈默是不對的,當事情沒發生更不可以。選擇“主動溝通,化解矛盾”這種處理方式的學生有66人,占了樣本總數的38.4體現了大學生應對沖突的主動性和所希望妥善處理沖突的願望。自我反思方式占到了31%的比率,是未曾料想到的,或許這和沖突的對象有關,即當沖突對象是自己少有交往的人時,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與對方協商解決;但自我反思方式仍然體現了大學生對待沖突的積極態度,他們把沖突當作學習人際交往技巧的機會,街機發現自己在人際溝通上的不足並加以改善。請求第三方調解的時候應對方式只有6%的比例,表明在發生沖突後多數大學生願意憑借壹己之力來解決問題(或者積極應對或者消極回避),不願意尋求他人的幫助。

表6 沖突發生後的應對方式統計表

圖6 沖突發生後的應對方式條形圖

第4章 對應方式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際沖突是難以避免的。近段時間以來,社會上發生了許多起大學生兇殺暴力事件,多是由於大學生之間的人際沖突引起的。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人際沖突,才使人際關系狀況惡化,進而產生了更為嚴重的後果。事實上,發生人際沖突並不可怕,如果處理得當,人際沖突也可以成為雙方增進了解的切入點。下面筆者將圍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討論大學生應對人際沖突的方式。

4.1 主觀方面

沖突壹般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因此作為當事人,發生沖突之後應該積極尋求解決沖突的方法。首先當事人雙方必須要有正確的人際沖突觀,即發生人際沖突十分普遍,重要的是要積極去處理它。溝通是解決沖突的關鍵。很多時候,同學之間、同學與教職員工之間並不存在真正的利益沖突,更多時候雙方產生人際關系隔閡的原因在於缺乏壹種有效的溝通。溝通是雙向的,是需要兩個人的***同參與;另外盡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想想,或許就可以得到不壹樣的答案。

4.2 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這裏主要是指個人意誌之外的影響因素。

4.2.1 社會環境

當代大學生正生活在社會急遽變化的轉軌時期,深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社會價值多元化,道德輿論風氣不良,人際交往趨向功利化,同學間法制觀念淡漠化,整個社會處於壹種失範狀態。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全社會都應該來關註學生的身心健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

4.2.2 學校教育

學校是同學間關系的物質承載者,學校功能發揮得如何直接影響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從問卷的數據及當前社會的現象來看,大學生發生人際沖突的對象主要是宿舍室友和班級同學,為此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發展。事實上,集體活動具有消除人際沖突、化解矛盾,增進友誼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經常舉辦壹些文娛活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

第5章 結語

日常生活中,發生人際沖突的現象十分普遍。近年來,大學生發生人際沖突並且進壹步升級成為暴力流血事件的案例比比皆是。

本次調查時,問卷設計較為合理,采用了分層整群的抽樣方法。綜合各類數據來看,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本科學生發生人際沖突的對象主要是宿舍室友(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與室友發生沖突的比例是最高的);生活習慣的差異是引起沖突的主要原因之壹。

筆者認為發生沖突時並不可怕,相反地,如果處理得到,人際關系還可能得到進壹步增強。作為大學生,應該積極尋求解決沖突的方法。溝通是解決人際沖突的重要方法之壹。另外,高校裏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應對人際關系也可以較好地減少大學生人際沖突及負面影響。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賈啟艾.人際溝通[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段建國,孟根龍,等.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 丁立平.人格與社會[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 張文斌.人際關系學[M].重慶: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5] 元桂海,蔡建平,劉愛玉.數據統計與分析-SPSS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l版.

[6] [美]戴維·邁爾斯著,侯玉波、樂國安等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l月第1版.

[7] 趙鳳娟.大學生人際沖突應對教育淺探[J].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9期.

[8] 秦麗娜,劉燁,劉柏青.溝通與人際沖突[J].商業研究,2003年第6期.

[9] 鄧小龍.大學生同學間人際沖突事件及應對方式[D].河北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