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秀坊壹詞什麽意思
話說回神龍年間,那時江湖上還沒有七秀坊這個地方,但武林中出現了壹名奇女子,人稱公孫大娘,大娘還有個長得壹模壹樣的同胞妹妹,但江湖上能分辨她倆的人沒有幾個。公孫氏的劍舞在當時可以說是名動天下,就連當朝皇帝唐中宗都不免在壹年內連下七道聖諭招大娘入宮只為壹觀公孫氏劍舞,公孫二娘請旨入宮。數年後二娘出宮那天唐中宗以揚州樂坊相送。為求劍舞絕藝不至失傳,她們在瘦西湖畔建立了七秀坊,將劍舞絕藝發揚光大。 十余年後,公孫大娘和二娘沒有辜負中宗的期望,她們在中年後收養的二十個孤女如今在江湖上的名氣直追她們當年,人稱“七秀十三釵”。她們無壹不是色藝雙修的絕佳女子。無論是當今的達官貴人,還是各大門派的英年才俊,都以能壹睹芳澤為榮。 七秀坊也是這時候才定名的。壹時間,七秀坊成為與萬花谷、長歌門齊名的大唐三大風雅之地。有關公孫氏的劍舞與故事有杜工部的詩為證: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杜甫 如今公孫大娘和二娘早已不問世事,七秀坊已經完全交由七秀之首葉芷青管理。七秀坊與別的門派不同,徒弟基本上是由七秀十三釵每年在江湖上救來的孤兒與被男人傷了心的年輕女子。而她們最痛恨的也是輕薄與薄情寡義的男子。 曾經日本遣唐使呂庵賢在七秀坊內醉酒鬧事,被削去了耳根。回國後向天皇這樣介紹:“唐朝真是壹個神奇的地方,尤其是那個叫做七秀坊的地方,我以天照大神的名字發誓,那裏的唐人女子真是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