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簡介《 吶喊》 中的《風波》

簡介《 吶喊》 中的《風波》

壹、簡介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吶喊》中。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壹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風波》寫朝廷上換了皇帝沒換皇帝對村裏人思想的風波。揭示了農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殘下的中國人安於現狀、不問世事、沒有拯救自己命運的思想,沒有人的價值的認識。

二、人物

1、七斤

七斤是壹個住在農村的船工,愚昧、麻木、落後,缺乏覺悟,膽小怕事。由於是壹個船工,經常往來於城鄉之間,所以,與壹般農民相比,他“很知道些時事”,“是壹名出場人物”。

但他所知道的時事也非常有限,只是“雷公劈死了蜈蚣精”、 “閨女生了壹個夜叉之類”;而對辛亥革命則沒有什麽認識,自然更談不上有革命覺悟。

2、趙七爺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老板,同時又是壹個封建遺老:不學無術,懂得韜晦,時刻夢想復辟。因為是個酒店主,又“有學問”,使他成為“這三十裏方圓以內的唯壹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

3、七斤嫂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壹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壹嫂、九斤老太等其他人物壹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4、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壹代不如壹代”不是簡單地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壹代不如壹代”的論調折射在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壹種諷刺。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誌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風波》充分體現了魯迅清醒、嚴峻的現實主義精神。《風波》中所描繪的浙東農村生活場景,地方色彩鮮明,具有充分的民俗學價值,更重要的是給活動其聞的人物提供了地道的、真實的典型環境。

《風波》中的人物描寫簡約精練,白描中寓有很濃的幽默諷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