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臺灣忠孝東路的由來

臺灣忠孝東路的由來

西元1967年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為配合市政的大幅建設,臺北市政府修築了忠孝東路二、三、四段(至基隆路),連續穿越四個行政區(中正區、大安區、信義區及南港區),也因此帶動了臺北東區的發展,也在忠孝東路上產生了許多帶狀商業區(如:SOGO商圈、敦南商圈等)。相對於臺北西區的西門町,忠孝東路也曾被稱為「東門町」。1986年,忠孝東路的發展進入巔峰期。但由於忠孝東路發展過快,房價隨之快速飛漲,因此無住屋團結組織於1989年在忠孝東路上發動夜宿活動。

忠孝東路壹段的部份,原為中正路的壹部份;於1970年7月1日起,臺北市政府將臨沂街口附近以西之部分,連結原忠孝路壹段、二段,並改名為忠孝東路和忠孝西路;而原中正路在臨沂街口以東部分則改名為八德路,忠孝東路的二段區域之後也在此與忠孝東路壹段相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