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利比亞為什麽會發生戰爭?

利比亞為什麽會發生戰爭?

利比亞戰爭會發生可以說是多種利益所產生的,首先我們要了解壹下利比亞所處地理位置:

利比亞,雖然是北非的壹個國家,卻靠近北美洲美國、西歐和亞洲的中東、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之間的海運線的必經之路--地中海航路中間,是中東石油運到西歐、美國的必經之路,油輪運輸必經之地,東接有蘇伊士運河扼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的埃及。所以具有極強的軍事戰略意義。

其次我們要了解壹下利比亞的歷史問題:

1943年初英、法占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占領北部的黎波裏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占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可以說利比亞唄英法兩國統治了8年之久,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1969年9月1日,由卡紮菲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裏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紮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和國。1977年3月2日卡紮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3日,又改現國名。

可是有卡紮菲領導的利比亞政府反對西方霸權主義,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國家排斥。1969年卡紮菲上臺後,推行壹系列國有化政策,關閉美軍基地,廢除美利軍事和經濟協定,力求清除美國在利比亞的影響。兩國關系由此發生重大轉折。1970年卡紮菲下令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趕走了6000名美國軍事人員,使美失去了在非洲的最大的軍事基地。1972年卡紮菲廢除伊德裏斯與美簽訂的9項軍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並聲稱美國是阿拉伯國家的頭號敵人,兩國關系進壹步惡化。在美利交惡的同時,利比亞與蘇聯之間卻迅速接近。利比亞在前蘇聯的援助下,軍事實力迅速發展,成了非洲的軍事大國之壹。美國則認為利比亞的反美親蘇政策嚴重損害了美在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損害了美國的戰略利益。利部署蘇制導彈對美第6艦隊和北大西洋南翼的軍事活動也構成了直接威脅,這是美不能容忍的。早在1982年1月26日裏根總統在向國會提交的第壹份國情咨文中就表示要以“堅決的行動”來對付利比亞等反美國家。隨著美利沖突的進壹步激化,美決心采取軍事行動,打擊卡紮菲。

下面切入利比亞戰爭的正原因“石油”:

利比亞是石油盛產國,利比亞是非洲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但由於缺乏勘探,壹半以上的油田都未經開采。而1951年利比亞獨立後,伊德裏斯王朝推行親美政策,同美簽署了壹系列軍事與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美在利壹直有著巨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利益。美在利比亞不僅有數家石油公司,擁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租借地,利是美國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控制了石油,也就控制了世界局勢的走向。”這是德國地緣政治學者威廉·恩道爾在其著作《石油戰爭》壹書中的話。如果理解了這句話,就不難讀懂目前在北非國家利比亞上演的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