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日本汽車行業有哪些大規模造假事件?

日本汽車行業有哪些大規模造假事件?

日本汽車行業的大規模造假事件有:2017年斯巴魯深陷“糊弄門”、日產汽車造假事件、豐田安全氣囊事件、日本均勝“數據篡改”事件、三菱電機偽造文件事件、曙光制動器造假事件。

1、2017年斯巴魯深陷“糊弄門”

2017年10月27日,斯巴魯承認,公司下屬兩家工廠使用無資質檢驗員“糊弄”新車出廠前的整車檢查,此行為已成“常態化”,持續約30年,豐田等多家日系車企均使用了該產品。斯巴魯公司社長吉永泰之承認,公司存在上述違規行為,召回25.5萬輛汽車,並鞠躬道歉。

2、日產汽車造假事件

2018年7月9日,日產汽車召開記者會承認,公司在日本國內5家工廠生產的19款車型存在尾氣排放和油耗測量造假問題。對於造假原因,負責生產和開發的日產汽車執行董事山內康裕表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工廠沒有配備擁有檢測知識和技能的監督員,因為交貨時間緊,質檢員就通過造假來提高檢測效率。”

3、豐田安全氣囊事件

2020年初,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因在撞擊事故時安全氣囊可能無法打開的缺陷,豐田、本田在美國與加拿大***計召回車輛612萬輛。同年,高田“奪命氣囊”的陰霾還在,又壹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日本電裝因為“熄火門”事件,讓豐田、雷克薩斯、馬自達、三菱、本田、斯巴魯等眾多日系車企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大規模召回潮。

4、日本均勝“數據篡改”事件

2020年10月,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日本均勝安全系統公司”,對部分在強度測試中沒有達標的安全帶進行了“數據篡改”,可能導致大量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流入市場。而這些“不達標”的產品,此前也隨之進入到日本車企內部,國土交通省預測,僅日本國內可能就有900萬條安全帶不達標,涉及大約200萬輛汽車。

而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的10家日本車企,均有使用該公司提供的產品,日本國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車企為大規模召回做好準備。

5、三菱電機偽造文件事件

2020年 12月15日,據海外媒體報道,日本三菱電機承認曾向歐洲車企出口大量不達標產品長達3年之久,甚至在出口時偽造大量虛假文件,瞞天過海,掩人耳目。

從2017年6月開始,歐洲實施無線電設備的新規,而三菱電機的壹批零件不符合新規標準,三菱電機為了繼續向歐洲銷售這些不合規的零件,提供了偽造的“符合規定”文件。在接受歐洲當地檢查時,還通過臨時改造零件蒙混過關。事後,三菱電機表示,“對客戶及相關人員造成莫大困擾,對此深表歉意,將努力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6、曙光制動器造假事件

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曙光制動器工業公司”於2021年1月16日曝出質檢數據造假,其公司生產的剎車及零部件產品中,有114000多項質檢數據是篡改或者編造出來的。

據了解,曙光制動工業近年來定期報告的產品總數為19.2213萬件,其中存在不當行為的報告數據為11.4271萬件,涉嫌造假數據占比近六成,在其供應的零部件中,有4931例未能通過曙光制動工業與其汽車制造商客戶商定的質量標準,而這類“缺陷”零部件均正常交付給合作車企。曙光制動器還公布,造假行為從2001年便開始了,時間跨度長達2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