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麽要吃月餅,有什麽故事麽?
據說,唐朝時,唐高祖李淵(也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並於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
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高祖大喜,接過裝潢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相關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幹裂,海水枯幹。老百姓沒有水喝,快活不下去了。英雄後羿壹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拯救了人們。於是,王母將仙丹賜給後羿,後羿把仙丹交給妻子嫦娥保管。
有個壞人趁後羿不在家時,想把仙丹偷走。嫦娥為了保護仙丹,壹口吞了下去。馬上,她便身輕如燕,飛了起來。
她舍不得後羿,於是住到了離地面最近的月亮裏。月亮上只有壹只小兔子陪著嫦娥。人們知道後,都在院子裏擺上水果、餅幹,祈求後羿和嫦娥早日團圓,也祈求家人平安喜樂。以後年年如此,中秋節賞月、拜月的習慣就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