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詩毛筆字
《月下獨酌》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文賞析
詩篇描寫月下獨酌情景。月下獨酌,本是寂寞的,但詩人卻運用豐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湊合成了所謂的「三人」。又從「花」字想到「春」字,從「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從表面上看,詩人好象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充滿著無限的淒涼。詩人孤獨到了邀月和影,可是還不止於此,甚至連今後的歲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約好在天上仙境再見。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文賞析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壹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壹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文賞析
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於是乎對酒詩情,揮灑個淋漓盡致。詩人的情感與文思在這壹刻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壹瀉千裏。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壹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裏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文賞析
三千飛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渾的氣魄與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詩仙李白壹人。
這首詩中,有三個字用得十分精妙:壹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把山間煙雲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現出來:壹個“掛”字描繪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壹個“落”字點出了瀑布傾瀉的磅礴的氣勢。通過這三個字的融會貫穿,仿佛廬山瀑布就在眼前。「入乎其內,發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備。」這是古人對此詩的評價,在眾多的望瀑詩中此詩可謂佳品。
《客中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文賞析
李白於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本詩作於東魯蘭陵,以蘭陵為“客中”,可見為開元年間的作品。在繁榮的社會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遊歷祖國的河山景致,在他的心中都充滿了美麗。這首詩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盛唐的繁榮景象。
本詩壹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文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擠離開長安,十年來遊遍大江南北,每到壹個地方,廣泛交結朋友,汪倫就是其中壹個。這首詩寫於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為李白送行。看到這種場面,李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作為感謝。
這首小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贊頌了真摯、深厚的情誼。妙處在於結句的比物手法的運用,將無形的情誼轉換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自然而耐人尋味。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文賞析
在被貶途中忽聞大赦,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驚喜萬分的詩人立刻駕舟東還。沿長江順流而下,壹日千裏,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全詩並無壹個「快」字,但時空之感卻撲面而來。
全詩氣勢豪爽、筆鋒峻利,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喜悅也在空靈飛動的詩句中壹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