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湖口兵變是怎麽回事

湖口兵變是怎麽回事

1964年1月21日上午,駐守臺灣新竹湖口裝甲兵基地的國民黨陸軍裝甲兵壹師營地大操場上,哨聲陣陣,人頭攢動,全師官兵正等待裝甲兵副司令員趙誌華的檢閱和訓話。

上午10時,部隊集合完畢,壹身戎裝的趙誌華快步登上檢閱臺。趙誌華原來就是這個師的師長,由於他在任期間治軍有方,因而被提升為裝甲兵少將副司令。今天他特地來到壹師,準備實施壹個他久謀在心的大膽計劃,並期望得到舊部的支持。

趙誌華走到話筒前,並沒有馬上講話,他環顧壹下周圍,從口袋裏掏出壹份講稿。這同他以往口若懸河般的即興講演習慣大相徑庭,臺下的許多人感到有些異樣。果然,趙誌華開口就不同凡響:"有血氣的官兵們,我們不能等待了!我們應該動作了!"在接下來的講話中,他投下了壹顆重磅炸彈,把矛頭直指國民黨軍政最高層,陳詞激昂的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壹.國際局勢對國民黨越來越不利,法國和日本等國爭相討好中***,臺灣有陷於孤立之可能,國民黨高層官員沒有能力處理外交問題,有的甚至提出"兩個中國"的論調,不想"反攻大陸,東山再起",如此將把"國家"帶入危險的困境,因此,必須大力加以整頓。

二.許多高級將領缺乏鬥誌,生活腐化,玩弄美女,不關心部屬生活。特別是參謀副總長周至柔家裏養有壹條狼狗,每個月的夥食費竟然比壹個連隊的夥食費還高。

三.裝甲兵部隊是國軍之精銳,負有保國衛民的職責,國家興亡,責無旁貸。臺灣局勢已危險至此,我等理應挺身而出,置個人壹切於不顧,為國家民族之前途而奮鬥。

講演結束,趙誌華命令部隊"全副武裝,向臺北進發",跟隨他去掃清"總統身邊的壞人",以保護"總統"和"國家"的"利益"。

趙誌華大聲向臺下官兵發問:"誰敢跟我壹起去?"臺下鴉雀無聲,無人敢應。

事出突然,無論是想去還是不想去的人都還在猶豫,前排突然站起壹個少校政戰官,3000多雙眼睛立刻在他身上聚焦。在這當口,這位少校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想象,無論他說"去"還是"不去",都會引起壹些人的響應。只見他高舉右手喊到:"我跟副司令壹起去!"說完大步走上臺去,站到趙誌華身邊。趙誌華正欲贊揚,冷不防這位少校政戰官突然轉過身來死死將他抱住,同時大喊:"趕快來人,抓起來!"近旁的人如夢方醒,壹擁而上,將趙誌華綁了個結實,押進司令部。

臺下的官兵壹陣騷動,許多人尚未悟過來是怎麽回事,壹位上校執勤官當即宣布:"所有部隊立即回營區,沒有命令,不許走動!"壹切又很快恢復平靜。

在趙誌華演說過程中,在營區外執勤的衛兵,聽到擴音器裏傳出副司令那慷慨激昂的煽動性言論,感到有些不對頭,隨即有人用電話向軍內情報機構報告,情況很快上報臺北"國防部"參謀總部。

得悉此事,臺北"國防部"大吃壹驚,如臨大敵。身為"國防部長"的蔣經國立即緊急召集在臺北的高級軍官進行磋商,並於壹小時後通令臺灣三軍:

壹.湖口以北的陸軍各部隊,沿湖(口)臺(北)公路主要交通和軍事要點,構築陣地,配置反坦克火器,嚴密監視裝甲部隊的動向,只要裝甲部隊有所行動,立即層層攔截,就地開火。

二.桃圓空軍基地的戰鬥轟炸機進入戰備位置,聽候命令,隨時準備升空對湖(口)臺(北)公路上的裝甲車輛進行轟炸。

三.如上述攔截無效,空軍將適時炸毀湖(口)臺(北)公路上的中興大橋。中正大橋和臺北橋,切斷裝甲部隊進入臺北的道路。

壹時間湖口地區所有部隊都進入壹級戰備狀態:空軍飛行員坐進駕駛艙待命,炮兵部隊將大口徑火炮壹齊瞄準湖(口)臺(北)公路,準備覆蓋射擊,步兵部隊封鎖了大小車站,設置路障,對湖(口)臺(北)公路形成夾擊態勢......

對此,臺北方面作了最壞的打算---壹個師的數百輛坦克絕對不是壹般的威脅,因為它們沖出營區後全速前進,只要40分鐘就可抵達臺北,而壹但進入市區,將無法用重武器對付,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臺北軍事當局對此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但實際上,隨著趙誌華的被擒,這次先天不足的兵變已宣告破產。

數天後,趙誌華被押解到臺北最高軍事法院受審,按照國民黨軍法,如以叛亂罪起訴,趙誌華唯有壹死。然而,經過數月的調查,趙誌華卻死裏逃生,被判了個無期徒刑。

趙誌華能免壹死,多虧了曾經擔任過臺灣陸軍裝甲兵司令的蔣緯國,蔣緯國乃蔣介石次子,蔣經國的胞弟,臺灣陸軍裝甲兵部隊主要是由蔣緯國創建起來的,裝甲部隊的主要高級將領也是他壹手提拔的。

趙誌華與蔣緯國有壹段很深的私交。

趙誌華是東北人,黃埔10期畢業,抗戰時期曾隨遠征軍赴印度與日軍作戰,趙誌華與蔣緯國是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的同學,交往甚密,蔣緯國認為他是壹位不錯的將才。1949年任國民黨裝甲兵上校旅長的趙誌華在上海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三個月後獲釋去臺。在蔣緯國力保之下官復原職,不久,又出任第壹師師長,繼而又晉升為少將副司令,是蔣緯國手下的壹員得力幹將。

正是由於這層關系,蔣緯國利用自己的影響和關系在軍界上下通融,為趙誌華開脫罪責,最後臺灣"國防部"以"壹時之激憤,以致有違犯軍紀之舉,叛亂意圖不十分明顯"為據,判處趙誌華無期徒刑。蔣緯國如此賣力為趙誌華開脫罪責,也是為他自己,如果他自己親手栽培的幹將有什麽閃失,他臉上也無光。

判決之後,趙誌華被解往明德監獄服刑,這裏關押的均是被臺北最高軍事法院判決的中高級軍官,與普通監獄有所區別。蔣緯國每年都以個人的身份去看望趙誌華壹次。也許就是受"湖口兵變"的牽連,蔣緯國在中將的位子上幹了近二十年。

趙誌華在獄中服刑14年後,於1978年保外就醫,臺情報機構在其醫療過程中做了手腳,不久,這位名噪壹時的裝甲兵司令便離開人世,終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