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華五千年,自然科學的發展比不上歐洲?
這個由很多種的說法,可以結合起來說。
首先大壹統社會,缺少”異端邪說“的土壤。歐洲天文學的發展,是在不同的國家接續下來,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伽利略-牛頓等。教皇只能控制意大利周邊範圍這壹片,異端邪說,照樣在那些他管不到的國家發展起來,當然這也有新教的壹份功勞。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日本,雖然幕府比較保守,但下面的藩裏,在維新以前已經開始引進西方技術,自制反射爐,翻譯西方書籍,搞現代財政,這都是分封割據帶來的優點。
其次是儒學的科技反動性,儒學在這方面上,連天主教都不如。天主教在科學史上還有有過相當助力的,歐洲最早的學府都是教會建立,教會的初衷當然不是用來反對自己,但是教會看到了技術發展的好處,建築學可以用來造大教堂,藝術家可以作畫來宣揚聖恩等等。特別是教會不知何年何月,形成了壹種重視知識的風氣-------對古希臘那些學問人的崇拜,在古希臘滅亡千年後在教會裏復興了,教會堂而皇之的把古希臘哲人放到和殉教聖人類似的位置,教皇壹邊讓大畫家米開朗琪羅繪制上帝造人圖,另壹邊讓大畫家拉斐爾繪制古希臘哲人的雅典學院,可以想像當時尊崇知識的風氣。教會比之儒學,他們的眼光要開拓的多,儒學則是純粹的阻礙。王陽明說格物致知,格了好幾天竹子,最後格出啥知識了?什麽也沒有留下來。
總體而言,中國社會發展不出現代科學來,是因為國家風氣就不對。雖然尊崇讀書人,但這個”讀書人“僅僅指的是儒學人士,妳說妳會算術,會行醫,會歷法,這些都不算讀書人。研究這些東西,和種地,經商差不多,都是比搞儒學的”士“低壹頭的。在此同時,天主教會卻以尊崇知識的名義,大力教授神學之外的學問。傳教士來到中國,可以制定歷法,可以教授幾何,繪制地圖,而儒學者只能寫文章來回空談。有壹些”機巧之人“,即便偶有發現,其所得也無法流傳下來。當年秦始皇焚書,史記記載”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但實際上,這些始皇未焚的書籍,因為不是儒學書籍,湮沒在歷史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