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擴建和正式更名是什麽時期?
明末時,宏偉壯觀的承天門毀於兵火,上半部蕩然無存,只剩下光禿禿的5個門洞。1644年,清朝決定定都北京後,立即著手對北京宮室進行了修復。當時,雖然也有壹些增建的宮殿,但數量不多。
清朝的皇城、宮城大多承襲明代舊制,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繕後,古都北京的城郭和城門基本上恢復了原貌。
當時,由於進京不久,清朝統治者特別註重"安"與"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統治的"長治久安"。於是,清朝除采用其他措施外,還在城門的名稱上大做文章。
清朝首先將紫禁城內的"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分別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取內宮平穩之意。還有皇城的"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3個門,都突出了壹個"安"字,以示外安內和。
1651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下令在承天門原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按明時承天門原貌重修城樓,將"承天門"之名更改成了"天安門",但天安門上懸掛的木質匾額是"天安之門",以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這樣壹來,"天安門"既涵蓋了"承天啟運"的命名意旨,又納入了"安邦治國、國泰民安"的思想。
1688年,康熙皇帝下令大規模修繕與擴建天安門,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在天安門城樓基座周圍增建了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了蓮花寶瓶等圖案。
在康熙年間,除重建天安門城樓外,還修繕和擴建了金水橋以及天安門宮廷廣場等。
天安門前的七座橋在建制、裝飾和使用對象上各有不同,壹直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位於七座橋最中間、最突出的壹座橋的橋面最為寬闊宏大,長23.15米,寬8.55米,白石欄桿柱頭上雕刻著蟠龍望柱,下襯雲板,為皇帝壹人專用,稱為"禦路橋";
禦路橋兩旁,白石欄桿上雕有荷花柱頭的橋叫"王公橋",橋面寬5.78米,只許宗室親王們通行;王公橋外側的兩座橋較窄,寬4.55米,叫"品級橋",只許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
在金水橋中,最靠邊的兩座橋比品級橋還窄,只是普通浮雕石橋,叫"公生橋"。
壹座在太廟,即後來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壹座在社稷壇,即後來的中山公園門前,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和夫役過往使用的。
在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和宮城最大的變化是1754年擴建了天安門前宮廷廣場。據《國朝宮史·宮殿壹》記載:天安門外,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重建於1754年,至1760年竣工,又增築長安左門外圍墻壹百五十五丈,長安右門外圍墻壹百六十七丈五尺壹寸。各設三座門。
這就是說明,當時的天安門廣場,在長安街左、右門外又分別加築了壹道圍墻,從而將門外的街道也括入了天安門前廣場之內。
清北京皇宮在順治、康熙兩朝雖尚屬恢復階段,但其宏偉壯麗在世界上已堪稱壹流。在當時,廣場東側大部分沿用明朝舊制,仍為各部所在,當時叫戶部街。
為了封建統治的需要,清朝在戶部街外側增設了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的翰林院,負責對外通商和交涉事物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及太醫院等。
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清朝采用八旗兵制,不再建立五軍都督府,並把原來的街道改稱前府胡同、右府胡同、左府胡同、中府胡同和後府胡同等。還在明錦衣衛舊址建立了刑部,稱這條街為刑部街,後來,在刑部街上又增設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等審案判刑的機關,又稱司法部街。
另外,在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有分別通往五府六部的總門兩座,叫做"公生門",文武官員由此進出宮廷俱奏。
乾隆年間,清朝在公生門兩邊加築圍墻,東西折向北轉接皇城墻,又在新加圍墻東西端各辟壹門,門三闕,分別稱東三座門、西三座門。後來,公生門和東、西三座門及內裏的五府六部陸續拆除。
在清朝末年,天安門遭到嚴重破壞。後來,荒涼破敗的天安門城樓歷經它歷史上最大兩次大規模的修繕,由原來的通高33.87米變成了34.7米。整個天安門古建築群,從天安門到外金水橋至天安門廣場,全部建築煥然壹新,呈現出壹派勃勃生機。
在天安門城樓大殿內,在10根紅色廊柱中間,懸掛上了8個紅色的大宮燈。每個宮燈高2.23米,周長8.05米,直徑2.25米,重達80千克,簡直碩大無比,每壹盞至少3個大人才能環抱過來,在當年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宮燈。
天安門城樓的中廳懸掛了壹幅高2.6米、寬5.8米的《江山永泰》圖。該以奇特的構思、濃烈的筆墨和粗獷的線條,勾勒出壹幅巍峨雄渾的泰山圖。畫家借泰山謳歌和諧盛世。
在天安門城樓東西兩側,各有7個紅色的觀禮臺,觀禮臺前東西各築有花壇。在天安門城樓的前方近處是兩座大觀禮臺,每座長95米,寬12米,各有6個小區。觀禮臺呈北高南低傾斜式,內有梯形臺階,總容量為20000多人。